Workflow
Open AI为何牵手立讯精密
首席商业评论·2025-09-23 12:00

合作消息与市场反应 - 9月22日,立讯精密早盘罕见一字涨停,最大封单超46亿元,最新总市值为4420亿元 [3] - 消息面上,Open AI已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预计能与AI模型深度协作,产品可能包括无屏智能音箱、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首批设备发布时间定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 [3] 公司历史与苹果依赖 - 公司自2011年切入“果链”后,当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创下152.89%和185.33%的涨幅 [6] - 对苹果公司的收入依赖度高,2021-2023年来自苹果的收入占比总收入约75%,2024年有所下降至70%左右 [8] - 由于苹果的强势地位,公司毛利率微薄且呈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18.09%降至2024年的10.41% [8] - 股价自2021年年初进入下行通道,调整近三年,市值跌幅巨大 [8] 业务多元化尝试与挑战 - 公司为摆脱对苹果的依赖,启动了“三个五年计划”,发展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业务,但目前效果不明显 [8]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8亿元,但2024年营收占比仅有5.1%,2025年一季度为6.6%,占比仍低 [9] - 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在2022-2024年分别为16.0%、15.7%、15.8%,但到2025年一季度出现下滑,由2024年同期的17.2%下滑至13.1% [9] 合作基础与战略优势 - 公司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经验丰富,具备机光声电全方位布局和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大规模量产经验 [13] - 在AR眼镜领域,无锡工厂已启动50万台产能爬坡,实现98.7%的整机组装良率 [13] - 公司通过收购闻泰科技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提升整机设计制造能力,并被苹果要求将iPhone 17标准版的日产量提高约40% [15] - 公司具备“本土创新+全球交付”的产能配置,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5个生产基地和28个研发中心,能够灵活调配资源并降低关税政治风险 [16] AI硬件赛道前景与挑战 - 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721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431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59% [18] - AI硬件产品可能成为数据收集端点,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反哺模型迭代,市场投资的是未来的AI原生交互范式 [18] - 硬件技术壁垒正在快速消失,导致供应链方案“拿来即用”,产品易同质化,且与非智能设备、云服务等存在替代竞争关系 [19] - AI硬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软件能力,需建立稳定、高效、低成本的适配路径,解决体验痛点并完善内容生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