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林美、金晟新能接连赴港上市,抢滩锂电“退役潮”
高工锂电·2025-09-23 18:1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两家代表性企业格林美与金晟新能正同时推进在港上市,其迥异的业务模式、财务状况和发展轨迹,展示了在高增长潜力市场中并存的两种不同生存与扩张逻辑 [5] 两家公司的上市行动共同指向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资本成为抓住机遇的关键 [15] 行业将告别早期野蛮生长,进入考验技术、规模、资本和商业模式韧性的整合与发展新阶段 [16] 商业模式对比 - 格林美采用技术驱动的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业务覆盖前端回收至下游高附加值材料生产,构建“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产业闭环 [6][7][8] 其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4.2%降至2024年的60.0%,而关键金属资源业务占比从16.9%显著提升至30.4% [9] 客户集中度下降,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3.6%降至2025上半年的23.1% [9] - 金晟新能定位为第三方专业回收商,专注于通过“全元素回收”工艺提炼电池级化学品,不制造终端材料 [10] 按2024年产量计,公司在全球锂电池回收再生市场的产能与产量均排名第二,是最大的第三方回收企业 [10] 其模式技术专注,但业绩直接暴露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10] 财务表现与资本需求 - 格林美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2亿元 [11] 净利润存在波动,2023年同比下降12.79%至11.6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4.32%至13.3亿元 [12] 总债务持续攀升,从2022年末的160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38亿元,赴港上市更多出于全球化战略考量 [12] - 金晟新能财务状况反映锂盐市场剧烈动荡,收入从2022年的29亿元降至2024年的21.6亿元 [13]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净亏损达9.59亿元 [14] 截至2025年6月末,现金及等价物仅3661万元,一年内到期借款高达18.1亿元,上市核心动机是缓解流动性压力 [14] 公司估值从2024年的120亿元降至2025年的73亿元 [1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开始首批动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退役期,是一个万亿级的潜在市场 [15] 赛道竞争日益激烈,电池巨头如宁德时代旗下的邦普循环已构成强大竞争力,其年处理能力达27万吨 [16] 上市获得充裕资本储备成为企业的必然战略选择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