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的抉择:与英特尔 CPU 直连,Grace CPU 何去何从?
雷峰网·2025-09-23 19:19

合作核心内容 - 英伟达宣布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普通股,总投资额高达5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可能持有英特尔4%及以上的股份,成为其重要股东[2] - 双方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的数据中心和PC产品,以加速应用和工作负载的落地[2] -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集成至英伟达的AI基础设施平台;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x86 SoC[2] - 合作将通过英伟达NVLink实现架构无缝互连,结合英伟达的AI和加速计算优势与英特尔的CPU技术及x86生态[2] 市场反应与竞争影响 -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一度猛涨超30%,收盘涨幅达22.77%,报收30.57美元;英伟达股价也上涨3.49%[3] - AMD股价一度大跌超5%,后反弹收跌0.8%;Arm股价一度大跌7%,最终收跌4.5%[3] - 分析指出,x86 RTX SoC将直接与AMD的APU竞争,考虑到英特尔在PC和笔记本CPU市场约79%的份额和英伟达在图形GPU市场约92%的份额,两者结合将对AMD在集成显卡领域的优势形成威胁[3] - 对于AMD,其服务器产品也会受到影响,AMD的超算主机依赖的Infinity Fabric在连接速度和数据一致性方面相比英伟达的NVLink显得逊色,其主导的标准生态也可能失去主导位置[3] 技术整合与挑战 - 合作的关键在于NVLink技术的深度整合,但英特尔CPU与NVLink整合后的产品业务规模潜力具有不确定性[5] - 实现统一内存需要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全面配合,x86开放的软件生态要支持这样的变化需要较长时间[5] - 统一内存对于AI尤其是模型训练非常友好,业界有动力改造上层的操作系统和软件[5] - 通过NVLink技术,英伟达和英特尔可以实现GPU与x86处理器之间的直接连接,绕开传统PCIe连接的限制,优化内存访问结构以提升系统效率[7] 对英伟达自研Grace CPU的潜在影响 - 客观上,英特尔CPU + NVLink的组合会成为英伟达基于Arm架构的自研Grace CPU的竞争者[6] - Grace CPU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对GPU语义的打通,而非独立性能的优越性,在英伟达内部一直饱受争议,在DGX服务器中更多是主机控制的附属角色[6] - Grace所依赖的Arm架构在服务器应用软件生态上尚未完善,而x86架构在数据中心和企业市场拥有数十年的积累,软件、工具链非常完善[6] - 如果DGX服务器实现了与x86至强处理器的直接连接,其能扩展的用户群体将远超基于Arm Grace的系统[7] 英特尔代工业务现状 - 英伟达CEO黄仁勋被问及是否会选择英特尔作为代工厂时谨慎回应称一直在评估英特尔的制造技术,合作CPU将采用何种制程双方均未正面回答[9] - 2023年,英特尔代工部门亏损高达70亿美元,2024年亏损扩大到134亿美元,占公司整体亏损的71%[10] - 2025年第二季度,英特尔代工业务营收44亿美元,同比微增3%,但其中大部分收入依然来自英特尔自身的内部订单[11] - 分析认为,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合作仅限于设计,协议中并未明确涉及代工业务,预计这项投资对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帮助有限[11] 合作历史与战略意义 - 早在2000年初期,双方就有过合作关系,2004年曾签署技术授权协议,但2008年因英特尔Nehalem处理器产生纠纷,2009年英伟达起诉英特尔,2011年和解,英特尔向英伟达支付15亿美元[14][15] - 此次合作对于英特尔,将更多利好其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使其能够实现x86服务器的CPU到GPU级互联,并借助NVLink技术重新融入AI数据中心市场[16] - 对于英伟达,合作使其有机会重新获得一些与x86相关的重要技术IP,进一步扩展其NV DGX/xGX服务器生态,这是英伟达多年来最为觊觎的领域[16] - 从财务投资角度出发,英伟达已经赚到,但英特尔作为科技公司想要真正翻身最终还是要靠技术和产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