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莞台风天:一次极端天气下的产业链大考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4 12:46

文章核心观点 - 超强台风“桦加沙”导致东莞全市实行“五停”措施,制造业生产全面停止,对圣诞订单季的供应链构成挑战 [1] - 制造企业通过启动防灾应急机制,采用产业链协同方式(如紧急协调产线、启用云仓调货、协调平台延期交货)来减少损失,替代单点防御 [1] 企业应对策略与业务影响 - 眷蜀科技通过提前协调生产排期,在台风来临前赶制出3000件AI蓝牙耳机订单,以规避交货延迟 [3] - 公司海外订单由越南工厂供应不受台风影响,国内新品库存周转约为3个月,台风对生产影响有限 [3] - 针对电商发货,眷蜀科技与平台协调将发货时间从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并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云仓以优化物流 [5] - 康达玩具协调生产计划,优先保障员工安全,并提前与电商平台沟通将交货时间延迟至台风结束后(26日左右)以避免处罚 [7][9] - 听雨轩服装提前部署停工停产1.5天,通过自建数字化柔性工厂每天生产超10万件服装,并与客户协商达成延期一天交货的协议 [9][10] - 听雨轩服装因台风影响时间较短,未调用省外工厂产能,认为影响总体可控 [10] 行业运作模式与特点 - 眷蜀科技作为美国音频品牌供应商,年订单量超11亿元,外贸占比超95%,生产周期一般为30-40天 [3] - 云仓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优化传统仓储,实现多仓库联动发货,以消除极端天气导致的延迟发货影响 [5] - 听雨轩服装采用“小单快反”柔性生产模式,产品涵盖自主品牌童装、跨境电商外贸产品及OEM代工,每天交货超10万件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