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披上「兽装」的年轻人,享受不露脸的社交
后浪研究所·2025-09-24 15:41

行业核心观点 - 兽圈(福瑞圈)作为一种二次元小众文化,正从带有软色情标签的舶来品,被年轻一代“洗白”并发展成为一种安全的社交工具,参与者通过穿戴兽装化身拟人化动物角色,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进行社交 [5][6] - 该行业自2023年疫情结束后迎来爆发式增长,线下活动出镜率显著提高,2023年被视为“兽展爆发元年”,新兽展品牌加速涌现,预计2025年夏季将有13场新展商活动 [7][8] - 行业参与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在北京地区,兽圈活动已演变为以00后和10后中学生为主、家长支持的亲子同乐交友活动,显示出强大的代际渗透力 [3][10][13] 行业发展与市场规模 - 行业活动规模迅速扩大,北京“万萬吉”兽展从2024年首次举办的成功,发展到2025年达到千人规模,并在各大商场额外组织了9场100-200人的小规模活动 [8] - 兽展地域范围持续扩张,从广州、佛山、成都、上海、长沙,一路北上至天津、哈尔滨等地,显示出全国性的渗透趋势 [8] - 周边产品销售显示出市场潜力,例如在佛山hi furry兽展上,一个原创周边品牌的线下摊位单次销售额即超过1万元,反映出消费者对福瑞IP周边产品的强劲需求 [24]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行业上游核心环节是“兽设”(角色设定)的定制,需通过画师进行视觉化呈现,费用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知名画师约稿需排队,也存在直接买断成型设定的“领养”方式,价格低至200元 [16] - 中游关键环节是兽装制作,将兽设“实体化”,早期被视作奢侈品,一线顶级工作室兽装报价3万元起步,日本顶流天邪鬼工作室报价曾高达10万元一套 [20] - 随着个人装师和中小型工作室增多,行业门槛显著降低,兽装价格已被压低,例如有制作者通过3D建模和手工制作可将报价压至5000元左右,半装或单做兽头甚至1000多元即可入坑 [20] 用户画像与消费行为 - 核心用户群体高度年轻化,北京兽展活跃用户以中学生为主,大学生较少,甚至出现10后由40-50岁家长陪同参与的现象 [3][10] - 用户参与动机强烈,即便在酷暑环境下身披20-30斤重的兽装汗如雨下,仍愿意维持兽装“人设”进行互动,显示出高度的身份认同和参与热情 [3] - 用户通过兽装获得社交安全感,认为“戴上面具实则摘下面具”,能在兽设扮演中更真实地表达自我,从而治愈社恐,增强社交信心 [25][26][27][29][31] 行业趋势与内容演变 - 行业定义不断拓宽,从传统的兽设、兽装核心,扩展到包含福瑞IP动漫(如《罗小黑战记》)、游戏(如《动物迷城》)、周边、模型等在内的更广泛生态 [22] - 内容形式持续演变,从早期的手书(动态漫画视频),到兽装舞蹈视频,再发展到当前原创IP企划、漫画内容化、AI互动及周边文创等多元化趋势 [22] - 行业社交属性极强,社群活跃度高,例如“万萬吉”官群始终保持99+未读消息,用户在其中畅聊生活、工作、情感等话题,构建了强大的归属感场域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