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长假定律”背后的秘密
和讯·2025-09-24 17:55
国庆节前后A股市场日历效应 - 过去10年国庆节前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概率达80%,中位数跌幅为1.45% [5] - 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达60% [2][5] - 节前市场交投清淡,部分资金因避险需求流出,而节后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推动市场反弹 [2][5][6] 国庆节前后板块表现差异 - 国庆节前大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医药生物、社会服务表现较好 [6] - 国庆节后银行、计算机等板块涨幅居前的概率较高 [6] - 国庆节是结构性行情切换时点,节前表现强势的行业在节后通常表现相对弱势 [6] 持股或持币过节策略 - 持有关键在于资产质量,持有好股票、好基金可放心持股过节,对前期涨幅过大且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股票可落袋为安 [6] - 本轮牛市行情有望延续较长时间,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和耐心 [6] A股市场近期表现与中长期展望 - 自去年9月24日行情以来一年,上证指数从2700点上行至3900点附近,涨幅接近40%,深证成指涨幅超60%,创业板指、科创50等四支股指涨幅超过100% [7] - 万得全A股权风险溢价从4.6%收窄至2.6%,显示牛市氛围中投资者思路出现积极转变 [8] - 市场短期面临获利回吐压力及长假不确定性,但上行趋势未改变 [8] A股慢牛行情的支撑逻辑 -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展现顶尖产品力 [9] - "反内卷"工作推进逐步验证盈利改善预期,扩内需持续发力且消费政策向服务消费倾斜 [9] - 资本市场政策对"稳股市"提供有力支持,监管层将从增强市场体系适配性、发挥中长期资金作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监管有效性四方面持续着力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