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与具身智能产业何以叩响“Scaling Law”之门?
机器人大讲堂·2025-09-24 19:09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站在关键的转型节点,从早期的"主题炒作"逐步迈向"产业趋势投资前期"。华泰证 券近日研报显示,随着特斯拉、Figure等海外龙头及国内企业开启小批量量产, 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远期空 间已形成共识,但真正推动行业进入非线性增长的"Scaling Law"(规模法则)时刻 ,仍取决于硬件降本与 机器人大脑智能的双重突破。具身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正从技术探索走向工程落地,重塑行业技术路线与商 业化路径。 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矛盾并非"能否出货",而是"能否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飞轮"。2024年底至2025年初, 国内多家本体企业已完成百台至千台交付,但交付场景多集中于科研、教育、展示等ToG领域 ,采购方更多 用于算法研发,本体企业仍扮演"硬件卖铲人"角色,软件层的智能突破尚未显现。华泰证券指出,初期订单 数并非关键信号,行业真正的转折点在于"机器人大脑的Scaling Law时刻":即智能随数据量、模型规模增 长呈非线性提升,进而突破场景泛化能力瓶颈。 ▍ 为何Scaling Law时刻还未出现 从产业卡点看,两大难题亟待解决。硬件端主要体现在成本高、方案未定型。以特斯拉Optimus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