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 [2] - 文件系统部署了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涵盖能源勘探开发、能量转换、能源存储、能源输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及绿色高端发展六大领域 [3][4][5][6][7][8][9][10][11][12][13][14] - 具体技术路径明确,重点推动电池储能、氢能、光伏、风电、核能等清洁能源装备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3][6][7][9][10] 能源勘探开发装备 - 煤炭开采装备:突破高硬度高耐磨岩体截割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智能建造、超大型轮斗挖掘等关键装备,提升年产千万吨、千米深井工矿等成套装备水平 [4] - 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研发深地深水全波场地震勘探、随钻高精度测井、万米深地智能钻井等关键装备,推动深地深水油气规模建产和非常规油气增产 [4] 能量转换装备 - 化石能源发电装备:突破低成本、高灵活、高可靠的新一代煤电技术,提升煤电机组涉网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加大自主化燃气轮机攻关力度 [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突破高性能海上风电叶片、高效晶硅—钙钛矿叠层光伏组件等技术,研制高效光伏系统、高压组串式逆变器等装备 [6] - 核能装备:加快突破压水堆机组关键装备,开展小型堆、四代堆等先进核电技术研发,提升材料长期服役性能 [7] 能源存储装备 - 储能装备: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构建低成本长时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9] - 氢能装备:加快突破高效率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大口径抗氢脆管道材料,攻关储运技术和长时氢储能关键技术,开发低能耗合成甲醇、合成氨成套装备 [10] 能源输送装备 - 输变电材料和装备:加快研制高可靠大容量直流换流变压器、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等关键装备,提升远距离大功率电力输送效率 [11] - 化石能源输送装备:突破深海油气输送钢管技术,研制天然气管道压缩等装备,推动千公里千万吨级输煤管网工程应用 [12] 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化 - 能源装备智慧调控:研发自主可控嵌入式操作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提升能源装备智慧互动能力 [13] - 终端能源装备智能化应用:突破智能感知与决策融合技术,推进终端场景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研发,提升自主作业能力 [13] 能源装备绿色高端发展 - 能源装备绿色发展:突破绿色循环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发二氧化碳高效低能耗捕集、封存等技术装备 [14] - 装备再制造与回收利用:突破关键装备精准检测和修复技术,构建光伏、风电设备回收利用体系,提升电池拆解回收水平 [14] 碳材料在能源装备中的应用 - 碳材料在多种电池技术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锂电池负极(石墨、硅碳)、钠电池负极(硬碳/软碳)、液流电池电极碳毡、超级电容器电容炭等 [22] - 碳材料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催化剂载体以及电池热场中的碳碳复合材料 [22] - 相关制造设备涵盖从原料处理到成型的全产业链,如粉碎机、反应炉、石墨化炉、三维编织设备等 [22]
国家能源局发文:加快研发钠电池、固态电池、钙钛矿叠层、氢储运装备
DT新材料·2025-09-25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