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募基金改革浪潮下,基金费率何去何从?——新发浮动费率产品及使用基准的观察
Morningstar晨星·2025-09-25 11:48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背景与演进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本质是行业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旨在提升投资者体验 [1] - 2023年以前行业长期实行固定管理费+托管费模式 存在基金公司赚钱但基金不赚钱的矛盾 [1] - 2023年8只费率挂钩业绩的浮动费率基金集中获批 但机制设计粗放 如浮动机制在业绩基准考量上不完善 且均采用三年封闭模式带来流动性痛点 [1] 2025年浮动费率基金发展突破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 要求头部公募公司2025年新发主动权益基金中60%以上需采用浮动费率模式 [2] - 截至2025年9月15日 30只今年成立的浮动费率基金募集规模达330亿元 在主动偏股基金整体募集规模中占比高达24% [2] - 2025年浮动费率产品在费率挂钩维度和业绩基准选择上实现标准化设计 推动产品从行业自发探索转向政策引导 [2] 浮动费率基金对基金公司的要求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需实现每笔投资者份额持有时间、收益与费率的动态匹配 对基金公司后台系统提出高要求 [3] - 基金公司需显著战胜业绩基准才能获得更高管理费收入 否则管理费将大幅缩水 对投研能力要求高 [3] - 高运营门槛与高投研要求使大中型基金公司在发行浮动费率基金竞争中占据优势 [3] 2025年浮动费率基金机制设计特点 - 费率设计以持有期和超额收益为核心 例如持有满1年的份额若年化跑赢业绩基准6个百分点且绝对收益为正 管理费从1.2%升至1.5% 若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及以上 费率降至0.6% [5] - 基金相对于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在费率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 旨在更准确反映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 [6] - 运作模式从2023年的三年封闭式转为开放式 解决投资者流动性痛点 同时通过费率规则引导长期持有 [6]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类型拓展 - 2025年新发浮动费率基金首次将主题基金和风格基金纳入覆盖范围 涵盖医疗创新、高端制造、成长风格等细分赛道 [7] - 具体包括2只对标医药指数的基金、2只对标高端制造业指数的基金、2只对标中证800成长指数的基金以及1只对标中证500指数的基金 [7] - 产品拓展使投资者在参与赛道和风格投资时既能享受潜在红利 又能通过浮动费率机制降低业绩不达预期时的投资成本 [7][8] 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与影响 - 2025年新发浮动费率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使用价格指数 而非包含分红的全收益指数 [8] - 以沪深300为例 过去十年年化全收益率为3.32% 年化价格收益率为1.08% 年平均股息率为2.77% 股息回报在总收益中占比高达83% [8] - 使用价格指数会使基金更容易产生基准以上的超额收益 基金公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应更为慎重 [8] 浮动费率基金的整体意义 - 浮动费率机制推动管理人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促使其更专注于长期投资能力提升 [9] -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产品选择 并通过灵活的费率机制降低投资成本 [9] - 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为居民财富管理提供更优质服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