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斯克画饼的Optimus,被这家中国公司先量产了!
机器人大讲堂·2025-09-25 14:00

特斯拉Optimus量产规划与进展 - 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生产5000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但截至今年7月实际产量仅数百台,不到原计划的十分之一[1] - 特斯拉调整了量产规划,提出2026年产量达到5万台,单台价格在35.5万元[1] - 公司期望在2030年前实现年产量100万台,届时单台成本有望控制在14万元左右[1] 开普勒K2大黄蜂产品优势与市场表现 - 开普勒K2大黄蜂基础版售价仅24.8万元,低于特斯拉预期成本价,并已率先实现量产[2] - 产品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已收获全球上千台明确订单,累计交易金额达数亿元[2] - 公司已斩获数千台框架协议订单,覆盖海外工业贸易、数据采集、智能制造、仓储物流及特种行业等领域[20] 开普勒核心技术自研与性能指标 - 开普勒机器人实现了高达80%的自研率,其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等多个关键核心部件均为自研[3] - 自研滚柱丝杠执行器峰值推力达8200N,能量转化效率达81.3%;自研旋转执行器峰值扭矩220N.m,重复定位精度0.01度,自研率85%[5] - 自研灵巧手单手套件含891个零件,具备11个自由度,可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5] 混合动力架构的技术特点与优势 - 开普勒K2大黄蜂采用与特斯拉Optimus相同的“滚柱丝杠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串并联混合动力架构,实现高度类人的直膝步态[8][10] - 该架构在能效利用、任务稳定性及复杂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显著优势,但技术实现难度高[8] - 产品充电1小时可连续工作8小时,能效利用率高达81.3%,双臂负载达30公斤[10] 产品实测性能与工业应用验证 - 开普勒K2大黄蜂在多种复杂地形上行走自如,即便遭遇外部踢踹、推搡等干扰也能保持平衡,展示了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15] - 在全球首场机器人续航挑战赛8小时直播中,产品展示了热舞表演、趣味游戏及精密物品分拣、智能工厂上料等工业级操作能力[16] - 今年4月在上汽通用汽车完成实景实训,验证了其在复杂工业环境下进行车身缝隙检测、物料搬运等作业的能力[18] 投资回报与产业链协同 - 售价24.8万元的基础版开普勒K2大黄蜂,在8小时工作制下可替代1.5名工人的效能,在长三角制造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控制在1.5至1.8年间[20] - 开普勒机器人在半年内接连完成3轮融资,获得7家来自汽车及机器人产业链领域A股上市公司的支持[21] - 公司与伟创电气、柯力传感、汉威科技、兆丰股份、乔锋智能等产业链头部上市公司深度合作,形成从零部件到市场渠道的全链条支撑[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