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强劲增长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实现扭亏为盈[2] - AI产业链公司业绩亮眼,CPO龙头新易盛营收同比增长282.64%,PCB龙头胜宏科技净利润增速达366.89%[2] - 2025年8月寒武纪股价盘中超越贵州茅台,最高触及1464.98元/股,AI产业趋势得到市场确认[2] 科技行情驱动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9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涨幅达31.45%,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的14.41%[2] - 公募主动权益基金涌现多只翻倍基,主要聚焦创新药、机器人、AI产业链等高科技领域[3] 科技产业的全球分工特性 - 英伟达计划四年内联合台积电、富士康等伙伴在美国构建价值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5] - 尖端科技产业链高度全球化,例如英伟达GPU生产依赖德国西门子EDA软件、荷兰ASML光刻机、日本ABF基板及SK海力士等公司的HBM[6] - 没有任何国家能端到端控制先进半导体供应链,产业分工涉及代工、封测、存储、通信、散热等多个环节[7][9]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研究框架 - 易方达通过追踪美国AI发展路径建立中国AI研究中观框架,美国AI通过算力训练模型并赋能终端消费电子及企业降本增效[9] - 基于全球产业链追踪,当年初DeepSeek出现后,易方达科技团队迅速通过研究框架找到产业链投资机会[10] 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方法论 - 基金经理欧阳良琦代表产品年内涨幅达92.25%,其投资理念强调把握“慢变量”,聚焦商业模式闭环性及社会价值契合度等长期要素[15] - 基金经理通过行业比较优化组合均衡性,避免持股过度集中带来的回撤风险,例如在非银金融等领域进行配置以控制波动[16][17][18] - 基金经理郑希在2022年底通过追踪海外数据预判AI时代来临,并在ChatGPT出圈后大幅增持美国AI公司,其管理的全球成长精选基金年度收益率达13.02%[19] 产业生命周期与投资机遇 - 根据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正确判断行业所处生命周期位置是选择高成长空间个股的关键[23] - 通过对台湾500多家企业的分类跟踪,构建行业数据体系以判断AI产业阶段,在供给合理的行业中寻找价值创造弹性[24]
当科技开始成为市场的共识
远川投资评论·2025-09-25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