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表现与居民财富配置 - 截至9月25日,中国主要股指年内涨幅显著,上证指数涨14.96%,深证成指涨29.11%,创业板指涨51.09%,恒生指数涨32.03%,恒生科技指数涨42.77% [1] - 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尤其是能够创造稳定现金流的优质项目,其底层资产主要涵盖新基建、消费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领域 [1] - 居民“存款搬家”趋势延续,8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增加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表明资金正加速流向资本市场 [19] 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短期内中国尚不具备“大幅”降息的基础,主要因消费和投资的利率弹性较低,未来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 [3][10] - 中国降息仍有空间,因当前物价较低致实际利率较高,且人民币兑美元小幅缓慢升值,美联储持续降息改善了外部环境 [11]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方式包括通过降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以购买国债和地方债,以及央行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 [11]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化 - 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将稳中有升,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但短期内不宜过快升值 [4][7] - 中国不会重蹈“广场协议”覆辙,既不会单方面妥协导致汇率大幅升值,也不会通过大幅贬值刺激出口 [4][7] -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向前,中长期升值动能累积,得益于中国生产率持续提升和出口结构优化,2024年中国CPI同比仅增长0.2%,而美国为3.6% [26][27]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 - 低利率时代资管行业将迎来三大变化:超量资金涌入带动规模扩张、风险偏好改善推动资产配置向权益类和另类资产调整、费率下调倒逼机构从“重规模”转向“重服务” [19][20]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管市场,但与经济规模相比仍有差距,需通过产品创新、顺应老龄化趋势提升养老保障需求、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等多维度协同推进 [15][17] - 上海在全球资管中心排名中升至第五,在数字基础设施、AI风投和专利产出方面进入全球前列,但与纽约的差距主要在税收激励、人才供给及ESG业务、衍生品市场等领域 [15][16] 产业与投资机会分析 - 新的投资“蓄水池”应具备重塑财富效应的特征,重点推动基建REITs发展,2024年全年公募REIT新发行数量为29只,今年已发行16只,新基建REIT发行节奏加快但占比仍偏低 [12][13] - 黄金崛起已成为长期趋势,由地缘政治和美债问题共同推动,目前金价已升至每盎司3700美元之上,但机构大规模超配的可能性有限 [22][23] - 中国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对美出口份额持续下降,2024年该比重较2019年下降2.1个百分点至14.7%,有助于控制产业空心化风险 [8]
独家专访盛松成: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6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