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进展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于2025年9月26日通过上市委审议 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4] - 公司从IPO申报获受理(2025年6月30日)到成功过会仅用时88天 为2025年科创板IPO新过会企业中用时最短[4] - 公司拟募资80亿元 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项目[13] 高管团队背景 - 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长达14年(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5] - 多位核心高管拥有英伟达工作经历:联合创始人周苑曾任英伟达市场生态高级总监16年 联合创始人张钰勃曾任英伟达GPU架构师4年 副总经理杨上山有8年英伟达GPU架构师经历 副总经理王东曾任英伟达销售总监12年[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 超过过去三年营收总和[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17亿元 2023年和2024年亏损均超过15亿元[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累计未弥补亏损14.78亿元[7] - 主营业务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70.45% 2023年27.84% 2024年72.32% 2025年上半年69.17%[7] 业务转型与产品结构 - 产品重心从桌面级图形加速转向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8] - AI智算产品(集群、板卡、一体机)收入占比大幅提升:2024年77.63% 2025年上半年94.85%[8] - 产品战略转型导致客户集中度提高 202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R贡献56.63%收入(采购金额近4亿元)[8] - 2024年第一大客户C收入占比38.07% 但2025年未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8]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已推出四代GPU架构 形成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多元计算加速产品矩阵[11] - 基于自主研发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等技术突破[13] -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功能GPU研发能力的企业 但在市场认知度、生态完善性方面与国际头部公司仍有差距[12] 行业前景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AI智算GPU市场规模将达到10333.4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6.7%[10] - 国内算力基础设施需求蓬勃发展 集群类收入预计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9] - GPU行业对资金及资源投入要求较高 市场竞争激烈 海光、寒武纪等公司AI计算产品2025年取得突破[12] 股权结构与投资方 - 员工持股平台南京神傲发行前持股14.5455% 张建中直接持股11.0598%并合计控制36.36%股份[14] - 完成8轮融资 股东包括中国移动、深创投、上海国盛、红杉资本等国资和风投机构 以及字节跳动、腾讯、联想等产业投资方[14] 同业比较 -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于同日受理 2025年9月21日完成第二轮问询回复 进展稍慢于摩尔线程[13] - 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正在接受A股IPO辅导 天数智芯与壁仞科技多次传出赴港股IPO计划[13]
国产GPU第一股来了
财联社·2025-09-26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