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增量资金转折性变化 - 中国已积累大规模社会净财富,银行储蓄利率很低,净财富增长需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来源发生转折性变化 [1] - 房地产增长峰值期已过,银行利率走低,社会净资产存量调整和增量上升将主要进入资本市场,GDP与社会净资产比例为1:5至1:6 [7] - 资本市场很可能进入新发展阶段,需培育全球创新领先的大型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投资市场 [8] 十五五期间经济挑战与消费不足 - 需求约束、消费不足是十五五期间最紧迫且严峻的挑战,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 [2] - 消费占GDP比重与国际平均水平及典型经济体相同阶段相比存在大幅偏离,主要由于服务消费增长不足 [2] - 消费不足形成原因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且差距大、城市化滞后、收入差距较大、政府资产占比高、重投资轻消费政策导向 [2] 消费结构性偏差的具体表现 - 消费不足主要是服务消费不足,重点是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发展型消费不足 [3] - 从人群看,缺口最大的是近三亿农民工和近两亿进城农民工,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3] - 房地产下跌和基建减速使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水落石出,成为终端需求中卡脖子的短板,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滑落 [3] 扩大消费的结构性改革重点 - 扩大消费需解决终端需求中消费比重结构性偏低这一源头性问题,而非派生性问题如价格低迷、地方债务等 [4] - 补贴消费等短期举措有效性不足,精准性不够,无法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根本问题 [4][5] - 应推进结构性改革,使低收入阶层明显增加消费能力,重点发展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制度性安排 [5] 三个领域结构性改革具体措施 - 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新市民刚性住房问题,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收购滞销住房转为保障性住房,或新建项目 [6] - 深化农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划拨20万亿元国有资本进入社保基金,将农村居民养老金由200多元提高到1000元 [6] - 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带动第二轮城市化,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6] 消费与金融强国的联动关系 - 消费方面,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巨大市场,更有潜力的是9亿中低收入阶层转为中等收入群体 [7] - 消费强国和制造强国需金融强国作依托,要建立强大的货币和资本市场 [7] - 实施进出口平衡战略,进口商品用人民币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替代以往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积累方式 [8]
刘世锦:中国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来源,或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券商中国·2025-09-27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