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本被印度超了
虎嗅APP·2025-09-27 21:10

文章核心观点 - 印度经济规模已突破4.19万亿美元,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并有望在3年内超过德国[4] - 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未来两年GDP增速唯一超过6%,而日本和德国分别为+0.6%和-0.1%[4] - 印度潜力巨大但存在结构性矛盾,如人口红利闲置、制造业萎靡、贫富差距扩大及宗教与现代改革的冲突,可能阻碍其真正崛起[5][45][46] 经济规模与增长 - 印度经济规模达4.19万亿美元,超越日本位列全球第四[4] - 未来两年印度GDP增速预计保持6%以上,为全球最高[4] - 印度有望在3年内超过德国,进一步提升全球经济地位[4] 人口结构与红利 - 印度劳动力人口约5.94亿(15—64岁),平均年龄28岁,人口结构健康[8] - 未来20年将新增1.8亿壮劳力,2050年人口峰值达16.8亿,本世纪末仍维持15亿以上[8] - 劳动参与率仅50%,女性劳动参与率不足10%,52%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非活跃状态,青年失业率长期超25%[19][20] 教育水平与潜力 - 印度文盲人口2.87亿,占全球37%,但文盲多为老年人及受宗教压迫的女性[13][14] - 高等教育体系持续扩张,大学数量从2015年760所增至1213所[16] - 人口红利真正爆发需等待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成为社会中流砥柱[17] 制造业与服务业结构 - 制造业占GDP比重降至14.3%,全球出口市场仅占1.8%[30] - 服务业占GDP超60%,IT外包业务占全球55%,贡献全国9%的GDP[30] - 工业化受阻于征地成本高企及地主与地方政府利益绑定,导致制造业与人口优势不匹配[27][30] 贫富差距与社会矛盾 - 前1%人口收入占比达22.6%,财富占有比例超40%,而后50%人口收入占比从23%降至15%[41] - 全国90%人口收入低于平均线,2.24亿人长期饥饿,最低工资水平10年未变[36][41] - 宗教等级观念缓解社会不满,但现代化改革可能削弱宗教认同,形成国家发展的根本矛盾[44][45] 改革与社会变化 - 莫迪提出"Amrit Kaal"目标,计划2047年将印度发展为发达国家,并推动国民荣誉感建设[32][33][34] - 低种姓群体出现阶级跃迁案例(如莫迪、首富阿达尼),南方地区现代化进程显著,与北方传统社会形成反差[48][49] - 互联网与教育普及促使底层民众"开智",可能冲击依赖精神枷锁维持的国家形态[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