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文旅行业面临从短期“爆火”到长期“长红”的转型挑战,需要通过精品化、差异化和生态构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5] - 河南洛阳的“神都十三坊”项目作为行业新标杆,通过“演艺+科技+商业”融合的创新模式,探索文旅长红机制 [1][8][9] - 行业专家建议文旅发展应聚焦自身文化优势、走市场化运作路线,并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11][12] 河南文旅项目现状与挑战 - 河南已涌现洛邑古城、万岁山武侠城等多个出圈项目,但面临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行业共同课题 [1][4] - 全国文旅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沉浸体验项目数量达32024个但持续盈利能力不足 [5] - 部分上一代文旅项目依赖仿古建筑、网红打卡等易被复制元素,难以长期维系消费者兴趣 [5] 神都十三坊项目创新亮点 -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投资数亿元,定位为全国首个以演艺和沉浸式体验为主题的文商旅学综合体 [1][8] - 采用“演艺+科技+商业”融合模式,包含XR技术打造的“龙门大成录”、沉浸式演艺《河图洛书》等创新内容 [1][9] - 运营模式创新包括“商户即演员”的NPC互动、设置全国首个唐风婚姻登记处等特色体验 [9] - 引入多个首店经济业态,如国内首个隋唐主题超现实互动乐园“梦神都”、洛阳首个沉浸式体验餐厅“武皇盛宴”等 [8][9]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方向 - 中国沉浸产业总产值达1933.4亿元,预计2024年突破2400亿元,但需从“文化输出”转向“体验升级” [5][6] - 河南推动全省文旅一体化发展,串联4个古都和黄河沿线9个地市,构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 [11] - 专家建议走精品化、差异化路线,聚焦历史文化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 [11][12] - 强调市场化运作,政府需为旅游企业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12]
爆火的河南文旅,寻找长红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7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