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成立,却跑输大盘!两大因素无缘“翻倍基”
证券时报·2025-09-28 15:26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自去年9月24日以来大幅上涨,在此前夕精准成立的近50只主动权益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35.94% [1][5] - 然而,这些低位成立的基金因持仓偏向红利板块、建仓节奏谨慎,平均涨幅落后于同期股指,并未出现“翻倍基” [2][8] - 尽管年内成长板块表现亮眼,但红利资产经过调整后估值吸引力提升,其防御属性和稳定分红的特质仍被看好,行情或从“+红利”进入“红利+”时代 [11][12] 市场背景与基金成立情况 - 去年“9·24”前两个月(2024年7月和8月)市场行情清淡,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均为50多亿份,而今年同期分别为355亿份和472亿份,凸显去年发行冰点 [4] - 共有4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在行情低点“精准成立”,至今全部收正,平均收益率高达35.94% [5] - 具体基金表现:永赢融安A自去年8月23日成立至今年9月26日收益率达89.09%;安联中国精选A、东吴科技创新A等产品涨幅超70%;另有8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0% [5][6] 基金业绩分析与归因 - 多数基金名称含有“红利”、“价值”,发行时机构投资者倾向加仓高股息资产,采取中性稳健建仓节奏 [8] - 红利和高股息板块与今年以创新药和人工智能为主线的行情擦肩而过,持续重仓高股息的基金多数仅收获10%左右的收益 [8] - 部分基金成立后仓位布局谨慎,例如东吴科技创新A虽重仓新易盛等牛股,但净值显示其保持较低仓位,在“9·24”期间涨幅仅有个位数;嘉实产业精选至去年三季度末仓位不足27% [9] - 存在基金经理“一拖多”导致建仓迟缓的案例,如摩根均衡精选基金成立后净值零波动,未能及时建仓,而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老基金同期单周净值上涨10% [9] 红利板块现状与展望 - 近期大盘调整中,以地产、电力为代表的高股息个股韧性凸显 [11] - 观点认为,随着行业度过资本开支高峰期,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将持续提高,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对红利资产的需求有望提升 [11] - 红利策略投资于盈利韧性强、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通过“稳定盈利—持续分红—提升ROE”的正向循环提供稳定回报 [12] - 随着无风险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及市场波动加剧,低估值的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传统高股息行业,以及分红比例提升的消费类龙头值得重点关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