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军的敌人正在变多
盐财经·2025-09-28 17:48

公司战略与市场关注度 - 公司创始人年度演讲连续两年聚焦汽车业务,显示该业务在公司的战略重要性及流量突破口作用[2][7] - 公司在造车同时重启造芯项目,投入巨大,反映出其在高科技领域的长期押注[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213亿元,同比增长234%[15]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为206亿元,交付新车81302辆,分别实现230.3%和197.7%的大幅增长[16] - 单车平均售价从去年同期的每辆228,644元上升至253,662元,得益于高端车型SU7 Ultra的推出[18] - 汽车业务毛利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升至26.4%,经营亏损在上半年收窄至约8亿元,第二季度仅3亿元[21] - 公司高层表示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16] 产品交付与市场热度 - 2024年公司汽车实际交付量超13万台,超额完成目标[19] - 新车型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超过24万辆,显示市场反应火热[19] - 2025年7月和8月,公司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跨过3万辆门槛[22] - 在9月15日至21日这一周,周销量达1.08万辆,为第二次周销量破万[22] 产能瓶颈与交付挑战 - 截至9月末,SU7标准版交付时间为35至38周,YU7标准版交付时间长达45至48周,远高于行业数周或十余周的水平[26][28] - 产能受限被认为是交付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新工厂生产线尚未完全调试成功[29] - 2025年6月至7月,YU7累计交付量仅8276辆,与超24万辆锁单量差距巨大[29] - 交付周期过长导致竞争对手推出针对性的定金报销政策以争夺潜在客户[32] 产品质量与舆论争议 - 2025年9月,公司对超过11万辆SU7标准版启动软件升级召回,涉及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场景下的识别不足问题[33] - 多位YU7车主反映提车后发现前挡风玻璃有"测试车"字样痕迹,引发对新车辆质的质疑[34] - 车辆质量问题进入爆发期,包括YU7后排异响、"车规级纸巾盒"、"挖孔机盖"等设计与工艺问题被集中讨论[36][38][40] - 过度的宣传营销与实际产品细节把控不到位形成反差,易引发用户不满并反噬品牌口碑[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