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财经

搜索文档
白酒三巨头,江苏一哥消失了
盐财经· 2025-08-01 18:11
核心观点 - 洋河股份面临业绩下滑、品牌定位模糊、渠道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新帅顾宇接任后需解决库存高压、品牌重塑、经销商体系改革等难题 [4][7][30] - 公司采取"向下突围"策略,推出59元光瓶酒试图打开大众市场,但被业内质疑为品牌降级之举 [22][24][28] - 江苏省内市场遭今世缘挤压,省外市场受汾酒、泸州老窖围剿,经销商体系效率低下导致渠道失控 [33][36][37] 管理层变动 - 原董事长张联东突然请辞,47岁宿迁官员顾宇接任,成为A股百亿白酒军团最年轻董事长 [2][4] - 张联东任内曾推动"双名酒、多品牌"战略,将营收从200亿提升至300亿,但2024年业绩再度恶化 [12][13] - 新董事长顾宇履历硬核但缺乏白酒行业经验,面临三大难关:库存高压、品牌模糊、渠道崩坏 [5][6][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暴跌12.83%至288.76亿元,净利润缩水33.37%至66.73亿元,行业排名从第三跌至第五 [4][9][11] - 2025年一季度继续恶化:营收降31.92%,净利润暴跌39.9%,14年"白酒探花"地位彻底丧失 [15] - 存货周转天数飙升至898天,经销商单商营收仅259万元,不足茅台三十分之一 [7][32] 品牌战略问题 - 高端产品梦之蓝M9价格腰斩至741元(指导价1999元),中端产品海之蓝收入骤降14.79% [18][21] - 品牌矩阵混乱导致母品牌价值被稀释,消费者认知固化在中端市场,难以突破高端 [17][18][19] - 与京东合作推出59元光瓶酒48小时售罄万瓶,但被业内批评为"品牌降级"的无奈之举 [22][24] 市场竞争格局 - 江苏省内市场营收下降11.43%至127.48亿元,被今世缘挤压(今世缘省内营收四年翻番至106亿) [33] - 省外市场营收下降14%至158.44亿元,遭遇山西汾酒与泸州老窖的强势竞争 [33][37] - 行业格局从"茅五洋"变为"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古井贡酒与洋河差距缩至40亿 [11][15] 渠道与库存问题 - 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问题,年更换率高达15%(行业平均5%) [30][32] - 8000多家经销商平均贡献收入仅259万元,远低于茅台(3787万/家)、五粮液(1455万/家) [32] - 终端覆盖率持续下降,产品价格倒挂严重,渠道利润空间收窄导致经销商流失 [30][36] 潜在机会 - 拥有70万吨陈年基酒储备,光瓶酒采用"100%三年陈"策略可加速库存消化 [7][24] - 宿迁国资全力支持,新董事长顾宇曾主导"酒旅融合"或有创新思路 [4][7] - 行业进入"三理性"消费时代,性价比产品可能成为新增长点 [25][26]
美团、京东、饿了么,同日发文
盐财经· 2025-08-01 18:11
股价表现 - 8月1日美团盘中一度大涨超3% 最终收涨2.22%至124.3港元 [3][4] - 阿里巴巴同日最高涨超3% 收盘涨幅2.33%报118.4港元 [3][4] - 京东集团当日上涨1.38% 收盘价124.6港元 [3][4] 行业自律倡议 - 美团发布声明提出五项规范:禁止显著低于成本价销售 保障商家定价自主权 补贴信息透明公示 避免歧视性补贴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5] - 饿了么承诺四项措施:合理发放补贴 抵制"0元购"等恶性促销 提升配送效率 建立商家沟通反馈机制 [6] - 京东外卖提出反内卷四原则:规范补贴机制 打造差异化菜品 全链路反食品浪费提示 提供商家佣金激励 [7][9][10] 竞争策略转型 - 三大平台均强调从价格战转向服务与品质竞争 美团提出"比品质比服务"替代"比价格" [5] - 京东明确通过技术赋能和供应链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拒绝用补贴冲单量 [9] - 饿了么计划拓展多元化消费场景和丰富品类 提升网络配送效率 [6]
咖啡茶饮品牌,都被瑞幸“骗”了
盐财经· 2025-07-31 20:47
中国消费品牌十年发展 - 过去十年是中国消费黄金十年,也是品牌跌宕起伏的十年 [2] - 野蛮生长阶段以"快速"、"出奇"、"流量"为竞争关键词,品牌通过快速开店、新奇营销和直播电商迅速崛起 [3] - 红利见顶后消费回归理性,快速扩张策略失效,品牌增长失速 [4] 肌肉型增长模式 - 德鲁克提出的"肌肉型增长"强调内生价值积累,而非表面规模膨胀 [7] - 区别于"脂肪型增长",该模式注重客户资产沉淀、效率优化与竞争壁垒构建 [8] - 瑞幸2025Q2财报验证该模式:总净收入123.58亿元(+47.1%),营业利润17亿元(+62%),营业利润率13.8% [9] 瑞幸四大核心能力 产品创新 - 联名热播剧《长安的荔枝》系列首周销量850万杯,健康饮品"羽衣轻体果蔬茶"两周销量1120万杯 [16] - 推出"百卡冰咖季"和"三个100"标准(100%真茶鲜萃/动物乳脂/100kcal),建立专属茉莉花产区保障原料品质 [16][18] 品牌建设 - 2025年保持高频联名(长安的荔枝/海绵宝宝/Wiggle Wiggle等),强化年轻消费群体触达 [20] - 推出AI智能体实现个性化推荐,用户粘性持续增强 [22] 运营效率 - 构建"需求洞察-产品研发-供应链响应-门店执行-用户反馈"闭环体系 [25] - 2025Q2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3.4%,联营门店收入增长55%,净新增门店2109家至总数26206家 [27] 供应链建设 - 投资30亿元建设厦门生产基地(年烘焙产能5.5万吨),布局全球优质咖啡豆产地 [29] - 通过咖啡文化节和巴西主题店强化供应链合作,抵御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波动风险 [29] 行业启示 - 瑞幸案例证明"肌肉型增长"需产品/品牌/运营/供应链四维协同 [14] - 单纯快速扩张易陷入"开店-关店"恶性循环,客户资产沉淀和效率优化才是穿越周期关键 [30][31]
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
盐财经· 2025-07-31 20:47
英伟达算力芯片安全问题 - 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涉及"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 [2] - 美国议员要求出口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相关技术已成熟 [2] - 中国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规 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对H20芯片漏洞后门问题提交说明 [2] 监管行动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采取监管措施 针对英伟达对华销售芯片的安全风险 [2] - 要求公司提交H20算力芯片安全漏洞的证明材料 [2] 技术细节 - 涉及产品为英伟达H20算力芯片 存在潜在后门风险 [2] - 芯片具备成熟的远程控制功能 包括定位追踪和强制关闭能力 [2]
一酒企在啤酒中添加类似“伟哥”物质
盐财经· 2025-07-30 19:09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 值班 编辑| 宝珠 视觉 | 顾芗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7月29日下午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重庆慕尼勃朗酒业非法添加案、 北京海淀"直播带货有毒压片糖果"系列案等5起典型案例。 经检测,该产品含有利尿剂"布噻嗪"成分,该成分严禁在食品中添加。经查,该产品由山东临沂中通电 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工厂代工生产,通过15个直播间、21名网红主播以直播带货形式销售,销售网络覆 盖9个省份。主播团队通过伪造检测报告、雇佣"水军"诱导消费,形成"产—供—播—销"的犯罪链条。 2024年11月,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与公安机关联合在江苏、广东等8省11市 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刑事拘留39人,关闭15个直播间,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目前,海淀区检察院 已对主犯提起公诉。 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系统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对6.9万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 封存、召回;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罚没7.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653件,实施从业限制1372 人,高压震慑态势得到持续强化。 星标关注《盐财经》 洞察趋势,睿智人生 /// 大家都在看 /// 据通报 ...
湖北前首富,坠楼之前
盐财经· 2025-07-30 19:09
| 作者 | | 宝珠 | | --- | --- | --- | | 编辑 | | 江江 | | 视觉 | | 顾芗 | "工作是我的乐趣,挑战困难、解决问题是我人生的意义。我就是要向大家证明,我不但能在经济上 行、顺风顺水时把事情做好,而且在市场下行、逆风逆水的情况下也能把企业做好,这就是我的价值和 人生。" 为了表达向智能家居转型的决心,2024年底,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家居卖场企业,"居然之家"改名为 了"居然智家"。在这场改名活动上,居然智家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也留下一段豪情壮 志。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汪林朋的这段话竟成了他未竟的志向。 2025年7月28日晚间,居然智家发布公告,称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家属通知,汪林朋 于2025年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又有多家媒体确认,汪林朋于7月27日早晨在家中坠楼身亡。 居然智家公告截图 一位掌舵百亿公司的家居大亨,在其57岁的壮年之际,用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令人错愕。 而就在今年4月,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在7月23日解除留置,改为责令候查。也就 是说,7月27日,汪林朋离开世界的日子,距离他解除留置,回归 ...
母婴概念集体大爆发
盐财经· 2025-07-29 17:04
市场表现 - 7月29日A股开盘分化 沪指跌0 09%至3594 78点 深证成指跌0 27%至11187 78点 创业板指涨0 55%至2375 68点 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下跌 [2][3] - 万得全A成交额8324亿 预测单日成交额增量541亿至1 82万亿 [3] 母婴概念板块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 对3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 直接刺激母婴概念股集体爆发 贝因美 爱婴室 诺邦股份等多股涨停 骑士乳业 西部牧业等涨超10% [3][4] - 婴童市场规模2024年达4 2万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5万亿元 2030年有望达10万亿元 行业进入量质齐升阶段 [5] - 政策利好四大方向 乳制品需求受生育率提振 母婴连锁同店收入增速转正 婴幼儿用品细分赛道如个护 添加剂需求增长 产后护理服务渗透率仅17%具提升空间 [6] - 地方补贴政策预期持续出台 短期利好母婴消费品及月子中心 长期配套托育政策将带动早教及培训机构 [6] 影视院线板块 - 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预测票房破32亿 带动幸福蓝海涨超15% 中国电影涨超6% [7] 机器人概念板块 - 特斯拉宣布2026年量产人形机器人Optimus 目标5年内年产100万台 刺激海昌新材20CM涨停 优德精密 祥鑫科技等跟涨 [8][10]
百香果还能有纯甜的?有,在北流!
盐财经· 2025-07-29 17:04
作者 | 罗文 统筹 | 杨园园 视觉 | 思乐 七月盛夏,广西北流的日间气温在35度左右。太阳炙烤下,密实的百香果藤蔓搭起一片绿荫,抖音店铺 @纯香果生鲜旗舰店 的主播们站在绿荫下,每隔几分钟就举起一个肥嘟嘟、金黄的百香果,小刀转一 圈,百香果从中间裂开,立马汁水流淌。 "钦蜜9号百香果,高甜低酸,来自广西北流……"随着正午的太阳越升越高,男主播额前的碎发逐渐紧贴 头皮。屏幕左上角,弹幕不停弹出又有粉丝下单的消息提醒。 这是近期抖音电商新鲜水果回购榜第一名的店铺,账号背后的经营主体——东云集团(广西东云农业投 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兴忠介绍他家的百香果日均发货量在3万单左右。 北流市,被称为"中国百香果之乡",但时间倒回10年前,这种有着独特香味的水果因其小众、低价差点 被北流果农放弃。电商的出现让北流果农找到了新销路;而短视频的兴起,则让百香果声名鹊起,逐渐 成为鲜果市场和饮品行业的"新宠"。 作为北流市的百香果龙头企业,东云集团通过抖音直播将北流百香果卖向全国,带动了当地5万人就 业。如今,北流全市的百香果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6月以来,抖音 电商平台广西百香果日均订单量超3 ...
李嘉诚卖港口最新进展
盐财经· 2025-07-28 17:36
长和港口转让交易进展 - 长和与财团的独家商期已届满 但仍在讨论邀请中国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2] - 为获得监管批准 财团成员和交易架构需变更 公司预留充分时间达成新安排[3] - 公司强调在未获所有相关监管批准前不会进行任何交易[4] 交易背景与细节 - 长和拟向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转让23国43个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7] - 交易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资产[7] 社会舆论与政府反应 - 网友批评交易"漠视国家利益" 港澳办转载《大公报》评论文章《莫天真 勿糊涂》[8][9] -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质疑"商人无祖国"观点 暗示交易涉及国家利益[9] - 外交部回应称反对经济胁迫行为 但未直接证实调查传闻[9] 监管审查情况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依法审查该交易 保护市场公平竞争[11] - 反垄断二司负责审查经营者集中行为 包括数字经济领域交易[11] 公司最新声明 - 长和强调交易将严格合法合规 完成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监管部门批准[13] - 原定股东会说明计划推迟 但公司主动回应股东和媒体关切[13]
电影圈,快撑不住了
盐财经· 2025-07-28 17:36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截至7月23日总票房仅42.97亿元,未达50亿大关,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177.78亿元及2015-2018年120亿以上的水平 [8][9] - 热门影片如《长安的荔枝》首周票房3亿元但未能带动市场整体热度,多数影片票房低迷且排片缩水 [10] - 6月总票房19.1亿元创十年最低,暑期档开局冷清 [22] 影院经营现状 - 全国影院场均人次仅2-4人,空场率近40%,部分影院连续数小时无售票 [12] - 2025年上半年新开546家影院,总数突破1.3万家,银幕数近8万块创疫情后新高,但观众持续流失 [13][16] - 影院分账比例不超过57%,但运营成本(租金、人工等)刚性,依赖爆米花等副业增收 [23][24][27] 行业结构性困境 - 2025年上半年总票房292.31亿元中,春节档贡献160.9亿元(占比55%),其中《哪吒2》独占52.8%票房,3-6月单月票房均未突破20亿 [16][30] - 片方分账比例仅33%-39%,行业年亏损或达百亿,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减少(备案影片同比降20%,上映新片减16%) [34][42][44] - 头部资源集中化,中小项目被淘汰,如博纳影业因《蛟龙行动》亏损10亿元 [35][45] 内容生产与观众流失 - 2024年57%观众全年仅观影1次,2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降至21% [38] - 制作成本上升(单片成本超1.2亿元)但产能下降,拍摄周期延长至3年以上 [46] - 观众转向短视频(日均观看2.5小时)、微短剧(市场规模500亿元)及家庭观影设备 [47][48] 行业转型尝试 - 光线传媒转向动画IP全产业链开发,覆盖游戏、周边及主题乐园 [51] - 万达影院引入扭蛋机、自研饮品等非票务业务,横店影视衍生品收入增28% [51][52] - 低成本优质内容如《周处除三害》(成本1000万,票房6亿)证明观众仍愿为好内容买单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