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专访|伍路:把肿瘤治疗“战线”往前挪
IPO日报·2025-09-30 19:48
文章核心观点 - 肿瘤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使癌症像慢性病一样管理,患者五年生存率达70%-80%以上,十年生存率达50%以上 [4] - 当前医疗设备和技术已足够支持早筛,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胃肠镜,但普及早筛理念是更紧迫的任务 [5] - 国家政策如药品集采显著降低了抗癌药价,例如肝癌靶向药仑伐替尼价格从每粒108元降至3.2元,降幅97%,提升了中晚期肿瘤转化治疗的可及性 [8] 医疗技术发展 - 磁共振成像(MRI)在中国普及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5%,已覆盖至上海二甲医院甚至好的地段医院 [5] - 针对肝内胆管癌(ICC)等难早期发现的肝癌,现在通过磁共振即可实现早期诊断 [6] - 对于实体瘤,现阶段早筛技术的敏感性以磁共振和胃肠镜为优,新技术如"滴血早筛"的敏感性尚未超越传统方法 [9] 肿瘤诊疗现状与效果 - 早期癌症手术时间短、效率高,例如部分手术五分钟即可结束,患者长期生存率高 [4] - 中晚期肝癌的转化治疗(将不可切除肿瘤缩小后手术)比例从2018年前的约5%提升至当前的25%,八年内翻五倍 [8] - 医生通过留私人联系方式及时跟进患者情况,强调对早诊和复诊异常结果的重视,可改变患者预后 [9] 医生实践与目标 - 医生个人年手术量巨大,仅胆囊方面手术一年就超过2000台,并有单周连续进行八台早期肝癌手术的纪录 [4] - 医生设立"十年千台"计划,目标十年内完成一千台早期肝癌手术,并期望80%的患者能存活十年以上,其中一半能活到自然寿命 [11][12] - 医生主导的肝胆肿瘤早诊观察性研究始于2009年,五年内选取68例数据,其研究成果被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引用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