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30亿私募跑路”细节公布!销毁证据还叫嚣“有本事就定我的罪”
凤凰网财经·2025-09-30 20:13

案件核心事实与判决 - 磐京投资实控人毛某、姚某等人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至三年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25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1][3] - 案件涉及利用FOF基金、私募基金进行场外配资并操纵一只代号"企鹅"的股票,操纵期间为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2] - 主犯毛某、姚某曾因违规增持被监管部门处罚1500万元,且在证监会查处时销毁证据并拒不认罪[2][3] 操纵市场手法细节 - 操纵团队利用控制的55个账户交易"企鹅"股票,包括基金账户、私募产品账户和个人账户[2] - 为维持股价,毛某、姚某在多地组建操盘交易团队,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进行大量集中交易[2] - 通过上海J公司和浙江T公司以FOF基金产品投资至其控制的私募基金产品的方式进行场外配资,金额达4.6亿元[3] 行业黑灰产业链模式 - 案件暴露出以FOF基金、私募基金形式提供资金的配资团伙、操纵团伙及操盘团队的黑灰产业链[4] - 存在"伪FOF"配资模式,例如资金需求方将1000万元转给金主,金主再以FOF形式投资1亿元到其设立的私募基金,实现1:9的配资杠杆[4] - 配资团伙采取与证券公司融资业务同质的风控措施保证资金安全,属于非法经营证券融资业务[4] 案件波及范围与影响 - "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涉及百亿私募FOF机构华软新动力,传闻称其投资通过汇盛投资、瑜瑶投资等多层嵌套,最终底层资产被转移[6] - 包括横店东磁、英洛华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涉及相关产品,存在数以亿计资金的兑付风险[6] - 证监会立案调查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指出存在多层嵌套投资、虚假宣传、报送虚假信息等情形[7][9] 监管应对与行业趋势 - 监管部门升级"扶优限劣"政策,例如托管方根据新规从2023年8月1日起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嵌套层级进行监督[5] - 深圳证监局通报有私募为虚增管理规模,旗下产品嵌套层级高达十层,并将持续加强监管检查力度[5] - 行业趋势显示伪私募、乱私募将加速出清,引导行业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