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动态 - 作为第一大股东代表的两位董事在最近五次董事会会议中的三次投出反对票,反对意见均指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人事变动,表明主要股东间的博弈强度上升 [1] - 公司于7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包括出售控股子公司长园共创股权在内的七项议案,但会议后公司通知暂缓审议,且未对外公告此次会议情况 [2][3] - 7月21日公司公告的“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实际为重新召开,审议议案缩减为三项且获全票通过,与7月4日会议内容存在差异 [2][3] - 公司董事会会议操作存在三大问题:会议通知至召开间隔7天却未提前关注董事意见;未依规披露独立董事可能提出的延期审议要求;关联交易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的程序与上市规则存在矛盾 [4][5] - 代表第一大股东格力金投的两名董事对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投反对票,理由为候选人年龄较大且兼职过多,可能影响内控整改期间的工作强度 [6] - 两名董事对选举乔文健为董事长投反对票,理由为公司内部董事占比超过董事会总数二分之一,违反交易所自律监管指引和公司章程 [7] - 两名董事对聘任强卫为公司总裁投反对票,理由为强卫在2024年1月任职副总裁后列席股东大会次数过少,违反公司章程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勤勉义务的规定 [10][11] - 原董事长吴启权辞职并退出董事会,其提名的乔文健经股东大会补选进入董事会并当选董事长,但乔文健随后辞去总裁职务 [7][8][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和2名职工代表董事,当前非独立董事中两人代表格力金投,一人代表第三大股东,乔文健曾为吴启权特别助理 [9] - 格力金投在丘运良、吴启权辞任后提名的独立董事及董事人选均未当选 [10] 关联交易与资产出售 - 公司拟出售控股子公司长园共创98.3%股权,买方之一深圳启恒创智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主要权益持有者吴晓林为时任董事长吴启权亲属,构成关联交易 [2] - 在7月4日董事会会议上,至少两位非独立董事对出售长园共创股权议案投反对票,理由包括核心优质资产流失风险及关联交易定价不公允风险 [3] - 吴启权旗下珠海运泰利控股存在通过第三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截至2024年底占用资金含利息达2.64亿元 [3][12] - 关联方已于2025年9月26日支付2023、2024年资金占用利息2158.98万元,并在2025年1月及4月分别退还占用款2.41亿元和2.45亿元 [13] - 若未来再次提交出售长园共创股权议案且买方不变,因吴启权已离职,交易可能不再构成关联交易,全体董事无需回避表决 [8]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逆势下跌逾21%,同期大盘涨幅超40%,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盘价为3.48元/股,较2024年9月24日的4.45元/股进一步下跌 [1][12] - 公司因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而被冠以“ST”帽子 [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4.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但归属净利润亏损3.439亿元,同比大幅增亏,主要因转让长园电子25%股权确认投资损失2.82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746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约6110万元有所扩大 [13] - 长园共创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6.62亿元、净资产2.74亿元,营业收入3.35亿元,净利润超4190万元,虽同比略有下降,但为公司旗下少数盈利子公司之一 [13][14] - 长园共创2024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约为7200万元和1.2亿元,是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主要盈利子公司之一 [14] 股权结构与股东动态 - 公司第一大股东格力金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4.38%,第二大股东吴启权持股8.02%,第三大股东山东至博信息持股7.84%,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持股之和为15.86%,略高于格力金投 [15] - 吴启权、山东至博信息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处于全数质押或接近全数质押状态 [16] - 格力金投股东于2025年7月底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科技集团,后者由珠海华发集团、格力集团分别持股60%和40%,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 [16] - 公司自2013年李嘉诚家族退出后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当前三方股东博弈可能对公司产生关键影响 [12][17]
曾经的李嘉诚概念股 开了一场“秘而未宣”的董事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