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这家合成生物“明星”市值蒸发过半,净利润下滑,现要去港股!

公司港股上市申请 - 公司于9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1]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上市募资用于全球业务扩张、合成生物使能技术与新产品开发、产能升级以及营运资金等一般企业用途 [7] 公司基本情况与资本市场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5年,核心业务是以合成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氨基酸、维生素及生物基新材料单体 [5] - 公司曾于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终止挂牌,后于2021年4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首次发行价为23.16元/股,融资6.25亿元 [6] - 2024年10月,公司完成一次定增,融资6.84亿元,用于生物基丁二酸、苹果酸等生产建设项目 [6] - 截至2025年9月22日,公司控股股东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控制公司30.78%的表决权 [7] 市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2023年3月曾达到195.9元的高点,总市值超过199亿元 [6] - 截至9月30日收盘,公司每股股价为33.7元,总市值为84.29亿元,较最高峰下跌超过57% [2][4][7] 营业收入表现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14.19亿元、19.38亿元、21.78亿元和14.89亿元 [9]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67%,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5%,已超过2022年全年收入 [9]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产能扩张以及新产品的引入 [9] 盈利能力与成本分析 - 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达到峰值4.49亿元后,2024年大幅下降57.8%至1.9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15亿元,同比下降23.26%,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10] - 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销售成本上升(2024年销售成本较2023年增加41.7%)、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波动以及销售、行政、研发等费用增加 [10]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持续下降,从38.7%降至24.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23.5% [11] 产品结构与行业地位 - 氨基酸系列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占总收入比例在69.3%至82.2%之间 [12] - 以2024年收入衡量,公司在L-丙氨酸及L-缬氨酸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12] - 公司与同业公司凯赛生物相比,收入规模约为其三分之一,但凯赛生物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