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历史高盈利性 - 民办高校过去十年被视为资本市场的“利润之王”,部分企业净利率高达53% [6][7] - 中教控股自上市以来连续6年毛利率保持在50%以上,2024年毛利率为55.4% [7][8]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2018年毛利率达到73%,显示出极高的盈利水平 [7] 高盈利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商业模式简单可靠,学生作为用户需稳定支付四年学费及其他费用,忠诚度高且流失率低 [15] - 通过大量开设文史、管理、商科等低成本专业,将教学成本压缩至极低水平 [16][17] - 中教控股2021年人均教学成本为5400元,希望教育同期人均成本为4900元,远低于人均1万至1.3万元的学费收入 [18][19][20] - 上市融资主要用于资本扩张,如上海建桥教育集团上市募资的34.8%用于收购学校,35%用于扩建 [25] 行业扩张与资本运作 - 政策红利是行业扩张关键,2016年《民促法》修订后民办高校成为合法生意,在审批、拿地、建校方面获得便利 [10] - 生源基础庞大,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从2016年的616.2万增长至2024年的1052万,增幅超过70% [11][14] - 中教控股在2018至2021年间斥资95.8亿元收购10家高校,旗下拥有14所学校及近28万学生,规模约为清华大学的5.3倍 [26] - 扩张带来业绩高增长,中教控股2021年净利润达14.72亿元,同比增长107.2%,高等职业教育分部收入在2021财年增长58.2%至27.60亿元 [28][29] 当前面临的行业困境 - 生源短缺问题凸显,广东23所民办本科中有14所未招满,上海有高校甚至出现“零报考”情况 [6][40][41] - 学生用脚投票现象加剧,例如广东白云学院有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 [42] - 本科学历贬值及就业市场压力导致家长不愿支付高额学费溢价,对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与投资回报产生质疑 [44][45][46] - 为维持运转,多所民办高校在2025年宣布学费上涨,普遍涨幅15%-30%,部分甚至高达50%,但高学费进一步抑制了需求 [49][50][51] - 部分高校出现严重财务危机,如大连一民办高校法人债务总额高达35亿元,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因1600万逾期导致校长被限制高消费 [34][35][37]
比茅台还赚钱的生意,“印钞机”转不动了
商业洞察·2025-10-01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