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丝杠技术挑战与现状 - 人形机器人腿部线性执行器和灵巧手是丝杠主要应用部位,分别采用反向行星滚柱丝杠和微型滚珠丝杠 [1] - 传统磨床制造的微型滚珠丝杠生产时间达数十分钟,产品运行寿命普遍仅20万次,对于每天工作12小时、每分钟抓放10次工件的机器人而言,最晚1个月就会报废更换,导致落地成本过高 [1] - 反向行星滚珠丝杠设计难度在于需紧凑适配关节、制造公差小、可传大载荷扭矩,且球轴承存在磨损精度衰减和动态响应滞后问题 [2] - 人形机器人多需P5级精度,对应ISO标准的C5级,即300毫米行程误差在±0.01毫米内 [2] - 部分企业考虑放弃线性执行器方案改用旋转式,或将滚珠丝杠替换为寿命更长的行星滚柱丝杠,但后者面临加工难度高、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4] 冷镦工艺解决方案 - 冷镦工艺被视为解决微型行星滚柱丝杠成本问题的重要方案 [4] - 冷镦成形锻造是通过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工艺,主要有分序冷精锻、多工位冷精锻和单工位多动作冷精锻三种模式 [6] - 冷精锻技术优势在于能快速成型螺母和丝杠轴,减少切削加工形成的金属废屑,节约原材料成本,且工件形状尺寸易控,表面质量和精度较高 [8] - 该工艺兼具加工效率高、材料损耗率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渗透率逐步提升 [8] 新坐标公司技术突破与优势 - 新坐标发布冷镦工艺微型行星滚柱丝杠,精度可达C3,丝杠齿形一次成形精度达IT4级,效率为5分钟/根,高于市面平均效率5-10倍 [5] - 公司手部微型丝杠加工已成熟并送样,正在研发冷镦工艺腿部大丝杠,丝杠滚压工艺取得突破,预计十月底推出0.5mm及7.5mm导程丝杠 [5] - 公司自研自制内螺纹滚压设备及热成型设备,结合引进的多工位冷镦机和"平板卷制"工艺,材料利用率达91%,远高于行业平均的65%,成本直降42% [10] - 内螺纹可3~5分钟成型C3精度,设备成本仅几十万元 [10] - 为三花智控提供的汽车热管理项目阀芯阀柱采用类似工艺,10月底月产能达2万套,明年3月底达3万套,12月底达4万套 [10] 新坐标业务拓展与财务表现 - 公司从汽车零部件制造拓展至汽车用驻车丝杠和机器人用丝杠研发制造,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11] - 2025年4月联合浙江陀曼智能成立杭州九月八精密传动,持股77%,聚焦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生产 [11] - 公司在欧洲(捷克)和北美(墨西哥)设立制造基地,海外工厂陆续投产业绩持续增长 [11] - 2020-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6.0%,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7%迅速提升至2024年的43% [11] - 客户方面绑定欧洲大众、通用等高端客户 [11]
革命性的机器人丝杠冷镦工艺是什么?
机器人大讲堂·2025-10-02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