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Travel”火爆背后,3500万外国游客的难题
吴晓波频道·2025-10-03 08:29

入境旅游政策与市场表现 - 签证政策大幅放宽,包括将过境免签时间统一延长至240小时,并扩展互免及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2] - 政策效果显著,今年前8个月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589万人次,同比增长52.1%,占入境外国人总量的62.1% [3] - 预计2025年入境外国人总量将突破3500万,接近日本水平(预计约3700万) [3] 外国游客面临的主要障碍 - 住宿限制问题突出,部分廉价酒店民宿不允许外国人入住,导致其必须选择价格高昂的酒店 [5] - 景区预约系统存在障碍,许多网站和小程序仅支持中国身份证,不支持护照,且界面缺乏多语言支持 [6] - 电子支付受限,外国信用卡在网约车等平台有使用次数限制,且难以办理中国本地信用卡 [15] - 身份认证系统不兼容,快递寄送、微信实名验证、写字楼访客登记等系统普遍仅支持身份证号,不支持护照号 [15][17] 服务与基础设施的国际化短板 - 专业外语导游严重短缺,全国持证导游约66万人中,外语导游占比仅8.4%,双语导游凤毛麟角(如天津去年仅新增10个) [9] - 多语言服务人员缺乏,与泰国等旅游国家形成对比,中国主要城市景区多语言沟通能力不足 [10] - 文化传播存在鸿沟,非英语专团的导游讲解难以传递复杂的历史与宗教文化内涵 [9] 系统性的体验鸿沟与根源 - 社会服务系统深度依赖本地身份(二代身份证),外国护照信息未与支付、交通、社交等基础服务系统打通 [19] - 金融支付体系围绕本地银行构建,国际信用卡体系未完全打通,外国人缺乏本地信用记录无法享受网贷、免押金等服务 [19] - 部分限制源于国家安全考虑,涉及跨境数据流动的政府网站和金融服务对外国人使用有限制 [20] 改善措施与积极进展 - 国家部门出台新政,旨在完善入境旅游服务,包括在门票预订、车船票购买、住宿登记、电子支付等方面提高便利化水平 [6] -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将“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提升了外国人购买中国商品和多次来华的意愿 [22] - 地方推出创新产品,如沈阳发放集成社保、金融等功能的“证卡融合”实体社保卡,北京推出集支付、通信、交通于一体的“畅游通”和“幂方卡”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