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指标的扭曲现象 -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正被初创公司广泛用于展示快速增长,例如Midjourney在不到三年内ARR从零增长到2亿美元,ElevenLabs在20个月内ARR从零飙升至近1亿美元,Lovable在三个月内ARR从零增长到1700万美元,Cursor在一年内ARR从零做到1亿美元 [6] - 风险投资行业规模巨大,超过3000家VC公司管理着超过3600亿美元的资产,预计到2029年风险投资将成为一个超过7000亿美元的行业 [8] - 创始人们面临巨大压力,将各种非经常性收入计入ARR,包括试点项目、一次性交易甚至尚未激活的合同,这种做法被描述为"氛围收入"(vibe revenue) [4][8][9] ARR指标在AI时代的不适用性 - ARR指标诞生于21世纪初的SaaS浪潮,适用于稳定可预测的商业模式,但AI公司的业务动态与SaaS有本质区别 [10] - AI客户行为模式不同,早期客户更像是进行实验而非长期承诺,签订短期试点项目导致极高的客户流失风险 [12] - AI服务计费方式基于Token使用量,具有不可预测的波动性,与传统SaaS的"按席位"线性定价模式完全不同 [12] - AI初创公司的经济模型受制于少数巨头如OpenAI和Anthropic,这些"inference whales"拥有巨大定价权,可能随时调整成本,改变AI初创公司的单位经济模型 [13] 初创生态系统的封闭循环问题 - 创业过程被"产品化",像Y Combinator这样的机构将创办公司的方法标准化,导致创始人学会套用固定"剧本" [17] - 生态系统内部存在交易循环,许多AI初创公司将产品卖给其他初创公司,形成封闭经济圈 [18] - ARR指标成为给高估值找借口的工具,形成"如果我想给你更多的钱,请给我更多的ARR,我就会给你更高的估值"的循环逻辑 [18] - 风险投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特定类型的人和商业模式更容易获得资金,导致可疑指标被接受为行业标准 [18]
当下的 AI 产品:有 revenue,但不是 recurring 的
Founder Park·2025-10-03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