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制菜及中式快餐在日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 中华风味快餐如杨铭宇黄焖鸡米饭、杨国福麻辣烫、沙县小吃等在日本随处可见 [6] - 麻辣烫在日本被视为高端餐饮,平均一碗售价2000日元(约合人民币95元),相当于4碗平价拉面的价格 [17][26] - 麻辣烫店日本食客比例显著提升,池袋某门店日本顾客占比达90%,张亮麻辣烫心斋桥门店平日排队消费者70%以上为日本人 [28][29] 日本市场对中式快餐的接受度与消费习惯 - 日本消费者对麻辣烫接受度极高,就餐需排队1-2小时,并形成喝汤的仪式感,认为其汤底融合20多种辛香料,具有药膳功效 [30][31][34][35][38][39] - 麻辣烫DIY选菜模式深受日本女性欢迎,食材选择无上限,可加入大虾、鲍鱼、扇贝等高端食材,蟹籽包为人气第一单品 [43][44][47][48][51] - 日本明星如石原里美、田中理惠为麻辣烫忠实消费者,认为其能提供情绪价值,并在社交媒体形成打卡文化 [54][55][57][61] 中华料理在日本的本地化改良历程 - 麻婆豆腐作为日本国民美食已流行半个多世纪,几乎所有饭店均可点到,并衍生出珍珠麻婆豆腐、草莓麻婆豆腐等本地化版本 [64][65][68][72][80] - 日式回锅肉将蒜苗替换为卷心菜,干烧虾仁增加番茄酱调和辣味,形成酸甜口味,中华饺子配米饭等组合脱离中国菜体系自成一派 [83][84][85][88][89][91][92] - 中华料理改良由四川厨师陈建民推动,1958年在东京开设首家川菜馆,为适应日本口味将麻婆豆腐改为甜咸口 [74][77][78] 中国预制菜产业链的海外拓展能力 - 中国预制菜供应链成熟,上游有康乐汇、三旋等生鲜供应商,中游有安井、海欣等加工企业提供丸子、鱼糜制品,下游有现成调味料技术支持 [111][112][113] - 山东莱阳作为"中国预制菜第一市",培育龙大、恒润等企业向日本出口速冻蔬菜、调理食品,半成品蔬菜48小时可端上日本餐桌 [118][119][120] - 日本超过90%的活鳗鱼及加工品依赖中国进口,其中90%来自福建和广东,预制小龙虾等产品逐步进入日系超市渠道 [123][124][127] 中式餐饮工业化输出的核心逻辑 - 中式风味出海背后是中国餐饮工业化能力的输出,通过统一采购、加工及冷链运输打破地域壁垒 [129][131] - 预制菜标准化、高效化趋势不可逆转,结合中式快餐独特风味在海外市场形成突破口 [130][127][132] - 麻辣烫等品类凭借群众基础实现文化破圈,证明具备标准化潜力的中式快餐有望成为全球美食黑马 [133]
预制的中华料理,正包围日本人的餐桌
36氪·2025-10-03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