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监管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5月21日通过,市场发展进入快速落地期,正式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 [3] - 多家海内外大型金融与科技企业公开表示将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包括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数科、京东集团下属的京东币链科技、渣打银行和香港电讯等组成的联合体 [3] - 监管机构构建兼顾安全与创新的制度范式,要求申请人具备雄厚资本、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清晰应用场景和可落地的业务路径 [3] 稳定币的定义与作用 - 稳定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架构,锚定法币实现价格稳定的数字资产,例如与资产储备“1比1挂钩”的USDT [4] - 与比特币等高波动性加密资产相比,稳定币更适合日常交易、跨境结算等金融场景 [4] - 稳定币已成为加密交易的基础工具,并在支付、去中心化金融以及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投资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5] 稳定币的战略意义 - 稳定币因价值锚定特征和金融科技融合潜力,正受到全球越来越多司法管辖区的关注 [7] - 通过香港推动合规稳定币是国家在全球贸易与金融版图中的战略配置,人民币计价的稳定币可在“一带一路”和跨境电商等场景率先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7] - 稳定币有望成为“第二清算通路”,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结算比传统代理行网络更快、更透明、边际成本更低 [7] - 香港借助“一国两制”优势成为中国推动稳定币发展的先锋,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通过《稳定币条例》 [8]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 - RWA将现实世界中已存在或可依法确权的资产以代币化形式在区块链上发行与流通,与稳定币“货币层”结构互补 [12] - RWA分为金融类与商品类两大类型,金融类包括标准金融资产和预期收益资产,商品类则体现商品的使用权或兑换权 [13] - 稳定币的成熟为RWA的定价、撮合与清算提供了可复制的底座,优质RWA则为稳定币注入真实资产使用场景与信用背书 [13] - 朗新科技与蚂蚁合作的“新能源充电桩RWA”项目在香港融资约1亿元人民币,使更轻资产的业务增长模式成为可能 [15] RWA的核心价值与风险 - RWA能实现“24×7”小时、跨时区的资金流转,显著缩短贸易资金周转周期,提升现金流管理与供应链韧性 [14] - RWA使资产可以被拆分并以更小单位在市场中流通,拓宽融资渠道,让资金供给更贴合需求 [15] - 企业需重视RWA风险,包括市场情绪逆转导致的流动性收紧,以及跨司法区协作带来的合规挑战与成本超支 [16] - 监管需防止RWA异化为“第二个P2P”,避免收益权被过度碎片化面向公众销售,以及链上与链下映射关系不牢等风险 [16]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 金融机构应建立对稳定币、RWA与区块链的系统化理解,由高层牵头组织跨层级学习,形成战略共识 [19][20] - 在资产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标准金融RWA,因其具有更高成熟度与可行性,信任成本低且转化流程更简洁 [20] - 金融机构应加强合规能力,提前规划即时监控、监管报送及全链路审计追溯等“基础能力包” [21] - RWA项目本质是持续经营,需要具备金融、科技与合规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21] 未来展望与机遇 - 稳定币与RWA有望为香港孕育出新的金融模式,率先落地链上技术的企业将积累可复制的先发经验 [17] - 香港正形成以信任为基石的新一代“金融创新试验场”,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 [2][22] - 把握香港的制度优势,以稳定币为金融底座、以RWA为资产载体,先行者将有机会在全球数字金融竞争中赢得先机 [22]
区块链为底座的新金融时代
 经济观察报·2025-10-03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