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 - 欧洲高关税倒逼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在今年全面加速 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快速达成各种形式的合作 以轻资产模式打通入欧通道 [2] - 零跑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西班牙工厂进行生产 计划2026年投产零跑电动车型 [4] - 小鹏汽车与麦格纳合作 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小鹏电动车 今年将投产G6和G9车型 [4] 市场进入与渠道合作 - 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欧洲五国市场 包括通过与Hedin集团合作进入瑞士 以及通过与AutoWallis集团和Salvador Caetano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进入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4] - 合作经销商集团并非首次接触中国品牌 Hedin集团自2022年起就与比亚迪在瑞典 德国进行销售 AutoWallis已是蔚来 比亚迪 MG等品牌的欧洲代理商 [5] - 奇瑞汽车通过与西班牙车企埃布罗公司合资 盘活日产在西班牙的工厂 成为最早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车企 [5] 供应链与产业链出海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欧洲共有三个生产基地 德国和匈牙利工厂为自投 西班牙工厂是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 并与ACC等欧洲电池制造商探讨合作 [6] - 智驾公司地平线宣布募资58亿元 首要用途是扩大海外市场业务 并通过与博世 大陆 电装等一级供应商合资合作实现"搭船出海" [2][6] - 地平线在慕尼黑成立欧洲总部 与大陆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已开启在欧洲多地全场景路测 [6] 欧洲市场环境与用户策略 - 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只有20% 政策红利不足 能源涨价等因素拖慢欧洲汽车业转型节奏 [12] - 大部分车企选择推出欧洲版车型 比亚迪 奇瑞等针对欧洲市场做新车开发 奇瑞甚至在欧洲设立全新品牌和标识 为规避高关税及迎合用户喜好 开始大量输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精品小车 [12] - 宁德时代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制动力电池 重点提高安全性 低温充电效率 残值以及使用寿命等指标 以应对用户对续航 抗低温能力及资产保值率的顾虑 [13] 产品与技术输出策略 - 小鹏汽车坚持中国全球一致化策略 从今年开始开发的车都是全球化车型 不会另外开发欧洲版 在欧洲只销售4万至10万欧元的车 90%与中国市场相同 [13] - 地平线相关技术人员指出 中算力和低算力芯片最符合欧洲需要 初期合作开发的系统将聚焦智能辅助驾驶的基础功能 [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也被视为与欧洲企业共建本土化供应链的过程 是学习和吸收欧洲造车技术的机会 是一场中德技术的深层"切磋" [14]
中国车集体到欧洲“借腹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