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I和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逻辑在于厂商间的深度绑定关系 [1] - 中际旭创作为光模块龙头展现出强劲市场表现但面临控股股东减持和高估值争议 [2][3] - 市场对公司2027年250亿元净利润预测存在分歧 焦点集中在北美大厂算力支出 行业竞争和技术迭代的影响 [5][8][9] 公司市场表现与股东动向 - 中际旭创股价从6月初92元升至9月29日416.75元 累计涨幅353.1% 市值近4600亿元 [2] - 控股股东中际控股计划减持550万股(占总股本0.49%) 减持金额约22.75亿元 [3] - 实控人之子王晓东计划减持全部无限售条件股份71.91万股(0.06%) 特定股东苏州益兴福及一致行动人7-9月减持463.41万股 持股比例从9.42%降至9.00% [4] 财务业绩与增长预测 - 公司2021-2024年净利润从8.86亿元增长至53.7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82.3% [8] - 国盛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154.9亿元、198.2亿元 对应PE为47.5倍、29.2倍、22.8倍 [8] - 2024年营收238.62亿元 归母净利润51.71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22.64%和137.93% [13] - 实现2027年250亿元净利润目标需2024-2027年保持67%年复合增长率 [8] 行业竞争与技术发展 - 华工科技和海信宽带已打入北美供应链 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下降 [8] - CPO技术处于早期阶段 国外仅台积电 博通 英伟达等巨头投入研发 短期不会对光模块构成实质性竞争 [9] - 光模块行业正从400G向800G、1.6T快速迭代 新产品单价稳定掩盖旧型号价格下降 [10] - 中际旭创在1.6T技术上领先同行约半年 已开始逐步出货 3.2T光模块进入研发阶段 [14][15] 市场需求与增长动力 - 北美大厂算力支出是增长关键 微软、Meta等巨头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开支可能维持行业高增长 [8] - AI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光模块需求 2022年底ChatGPT问世后算力搭建在2023年进入落地阶段 [14] - 光模块爆发式增长趋势预计持续1-2年 1.6T产品在北美放量 明年将成为市场主导 [16] - 国产化算力建设将带来新增动力 国产GPU、NPU等芯片成熟后可能推动新一轮算力基建潮 [16] 公司优势与市场地位 - 中际旭创位列LightCounting 2024年光模块厂商排名全球第一 [14] -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技术上的专精 与英伟达等大客户深度绑定 以及占据较高硅光产能 [13][14][15] - 高端光模块市场由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头部企业主导 但随更多厂商量产800G/1.6T产品价格可能下降 [11]
股价暴涨、股东套现,中际旭创的高增长逻辑还能走多远?
雷峰网·2025-10-02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