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乐山市商业银行因一起历史骗贷案暴露严重内控缺陷,涉案金额高达33亿元,尽管公司近年业绩表现亮眼且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但该事件及其引发的未决民事诉讼为其IPO前景蒙上阴影 [3][17] 骗贷案基本情况 - 骗贷总额达33亿元,涉及湖北融升公司、武汉业大公司等多家企业,犯罪团伙通过伪造公章、合同及假冒银行工作人员等手段实施 [4][5][6] - 截至法院一审判决时,33亿元骗贷中仍有25亿余元逾期未还,扣除抵押物价值后银行实际损失达20.16亿元 [7] - 骗贷团伙从涉案公司获得“中介费”违法所得共计11195万元,其中主要掮客贡婷婷获取7170万元,殷学明分得4025万元 [13] 骗贷手法与风控失守 - 风控流程形同虚设,核保面签环节演变为“演戏式”核保,犯罪团伙甚至在工商银行办公室内完成虚假面签 [10][12] - 银行内部高管受贿放水,金融市场部原总经理杨涛收受贿赂总计504万元,总经理助理李轩收受64万元,对明显造假资料视而不见 [8][9] - 乐山商行并非首次遭遇骗贷,2014年自贡分行曾因审核不严被骗贷500万元,截至2023年末其信托及资管计划不良余额达14.54亿元,占比9% [14] 公司经营与IPO影响 - 公司资产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末总资产1850.35亿元,2024年末突破2000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2155亿元 [1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亮眼,营业收入28.52亿元,同比增长31.07%;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3.98% [15] - 公司早将IPO列为“一号工程”,并于2023年7月启动港股上市辅导,2024年4月入选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16] - 历史骗贷案暴露的内控缺陷及未决民事诉讼(如要求业大公司偿还本息15.6亿元的案件)将成为上市路上的主要障碍 [15][17]
乐山商行惊现33亿骗贷黑洞,掮客与内鬼串通演戏
凤凰网财经·2025-10-04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