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锂电行业呈现“冰火交织”态势,下游需求强劲但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480GWh,同比增长20%[2] - 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203GWh[2] - 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达341.02亿美元(约合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创历史同期新高[2] 电池环节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接近90%,储能产线满产,二线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在60%-70%[3] - 超半数动储电池企业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但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业绩分化严重[5] - 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6] - 储能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极,2025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达240GWh,同比增长106%[8] - 企业瞄准细分领域如商用车、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场景,机器人领域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超过100GWh[10] - 固态电池是新兴应用场景的适配产品,孚能科技预计2025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10]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局面,2025年上半年全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同比增长66.6%,但行业整体有效利用率偏低[13] -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均价为0.33元/Wh,市场竞争激烈[13] - 统计中的6家上市企业仅富临精工一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15] - 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快速迭代,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价格较普通三代产品高出2000-3000元/吨[20] - 2025年宁德时代对高压实铁锂的需求预计达55万吨,占其总采购量的70%以上,全球高压实铁锂需求攀升至80万吨[21] 锂矿/锂盐 - 碳酸锂价格维持底部运行,9月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达7.47万元/吨[30] - 碳酸锂价格低位运行直接冲击多数锂矿、锂盐企业营收与利润[26] - 盐湖提锂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表现相对稳健,盐湖股份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增长13.69%[28] - 矿石提锂企业受锂价下跌和成本压力影响较大,盛新锂能归母净利润-8.41亿元,同比下滑349.88%[28] - 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化明显,头部企业达70%以上,尾部企业不足20%[30] 隔膜 - 行业呈现“量增利减”特点,2025年上半年隔膜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但价格持续下行[32] - 湿法隔膜7μm价格跌至每平方米0.6-1.0元,干法14μm隔膜价格下滑至每平方米0.4-0.9元区间[34] - 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干法隔膜产能利用率不到五成[34] - 行业内企业缩减既定扩产计划,行业或将迎来价格拐点[35] 电解液 - 行业在市场需求增长与产能过剩的矛盾中前行,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解液产量达90.85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5%[37][39] - 新型锂盐LiFSI产量1.7万吨,同比增长126.67%,占比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7%[39] - 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前三家企业市占率达63.72%[40] - 2025年上半年电解液领域新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69.42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0] 锂电设备 - 行业迎来复苏,新订单潮向头部聚拢,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总额达124亿元,同比增长近70%[42][45] - 固态电池设备成为新增长点,先导智能上半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约4-5亿元,全年目标10亿元[46] - 海外业务成为业绩高增长关键,先导智能海外营收占比超30%,毛利率高达40.27%[47] - 预计到2027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达1419亿元,未来几年海外市场仍是增长主力[49][50]
61家锂电上市公司财报分析:下游需求暴涨/上游分化加剧 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