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商业家族拥有长达百年的企业传承历史,最多已传承六代,其成功得益于成功的企业传承、有效的人才培养和系统的家族治理 [1] - 香港家族企业的传承经验对文化同宗的内地商业家族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内地家族企业若以宏观长远视角进行规划,更可能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财富管理得当、人才不断涌现和家族世代繁荣四者合一的系统性目标 [1][2][26] 股权传承 - 早期香港商业家族常见的股权均分方式存在弊端,以镛记烧鹅为例,创始人将股权分给子女后,因经营理念不合导致兄弟对簿公堂,最终公司归一方所有,但家族关系破裂,企业规模受限 [4][5][6] - 香港家族企业较早运用信托进行股权传承,新鸿基地产创始人郭得胜的案例显示,初期过于刚性的信托设计未能避免家族内斗,后经其夫人两次重组信托基金才稳定运行 [6] - 李兆基家族的信托设计更为成熟,通过恒基兆业有限公司控制家族企业,两个儿子各占50%信托受益比例且每五年动态调整,重大决策需共同签字,单项投资不得超过50亿元,并设有成长基金和慈善捐赠要求,实现了顺利交班 [7] - 郑裕彤家族和李嘉诚家族也通过海外信托实现了对家族企业的稳定股权控制 [8][9] 多子女家庭的传承 - 多子女家庭通过"修枝剪叶"集中股权,利丰集团冯氏兄弟以80%溢价收购其他家族成员股份实现公司私有化再上市,但过程艰难并导致部分家族分支离散 [11][12][13] - 李锦记在传承中多次经历股权收购,第三代李文达在经历购买伯伯和兄弟股份以及儿子要求分家后,痛定思痛建立完整家族股权制度,使企业稳定发展至第六代 [13] - 管理权传承讲究"分工不分家",郑裕彤家族后代分别执掌瑰丽酒店集团、周大福珠宝、新联建等重要企业职位,家族仍牢牢掌控核心产业 [14] - 包玉刚家族为四个女儿设立五个家族信托,分别掌控航运、地产、贸易和金融业务,信托控制权和收益权归女儿,管理权由女婿负责,实现了顺利传承 [14][15] - 当某代际缺乏合格接班人时,可采用"隔代传承",美心餐厅伍氏家族从一代直接传至三代,虽历经波折但最终实现顺利接管 [15][16] 家族治理 - 家族治理包括设立家规家训和确立家族领导人,李兆基家族在信托文件中写明家族规约,涵盖股权分配、决策机制和慈善承诺 [7][18] - 李锦记家族建立了系统的治理机制,确立"务实、诚信、永远创业"等家族价值观和家族宪法,规定股东需有李家血缘,退出股份由公司回购,家族成员需有3-5年外部工作经验方可入职,并设立家族委员会、家族议会、家族基金会等治理机构 [18][19] - 新鸿基郭得胜家族因其早逝,夫人邝肖卿成为家族领导人,两次主导更改信托设计并妥善处理家族事务,赢得尊敬 [20] - 香港在家族财富管理方面具备优势,信托和家族办公室运作成熟,得益于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东西方资源,成为亚洲富裕家族首选地之一 [20] 对内地家族企业的启示 - 企业传承和家族治理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香港家族经历了至少三代的摸索,内地家族应借鉴这种"学习"心态,向成熟经验学习并在实践中找出适合自身的方式 [23][24] - 企业股权做信托设计、管理权由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合作是当下处理企业传承的基本范式,以保证股权不稀释且企业运营不受家族纷争影响 [24] - 成功的传承背后需要治理有方的家族和正确的价值观,李兆基家族要求受益人拿出至少10%收益做慈善,李锦记家族家训强调"思利及人",以利他主义实践更可能实现长远发展 [25] - 家族企业传承的最终目的是企业持续发展与人才代代涌现、家族世代繁荣,香港商业家族成员已成为各领域佼佼者,内地家族应以更宏观长远的视角进行规划 [26]
香港家族企业为何就可以传承?
经济观察报·2025-10-04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