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英伟达、台积电赚饱,下游高债务、低利润--AI产业链的现状
人工智能产业格局分化 - 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和服务器制造商正享受着丰厚的利润,而下游的云服务商和应用开发者则面临高成本、低利润的困境 [1] - 为AI热潮提供资金的科技公司债务水平已越过重要基准,正日益转向信贷市场来支撑高昂的开发成本 [3] 硬件巨头表现强劲 - 上游企业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芯片代工商台积电、服务器供应商戴尔正将巨大的AI市场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 [3] - 戴尔将其年度收入增长率预测翻倍至7%-9%之间,同时将盈利增长率预测翻倍至至少15%,得益于市场对搭载AI芯片的服务器的强劲需求 [4] 云服务商盈利受压 - 云服务商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AI算力租赁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挤压 [5] - 以Oracle为例,其出租英伟达芯片服务器的毛利率仅为14%,远低于公司约70%的整体毛利率 [3] - Oracle预计其AI云租赁收入到2030年将大幅增长并可能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但这很可能以牺牲公司整体利润率为代价 [5] 下游应用盈利前景不明 - 目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向企业或个人销售AI应用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 [7] - AI模型的开发和运行成本是所有AI应用背负的沉重负担,例如编程助手等应用的利润率并不高 [7] - 企业客户对是否要为AI服务支付高价持谨慎态度,企业广泛采用AI技术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 [7] 行业债务风险积聚 - 投身AI浪潮的科技公司债务水平正在急剧飙升,为支付开发AI所需的高昂算力成本而越来越多地求助于信贷市场 [8] - 高盛和摩根大通均发出警告,指出在AI的巨大投入周期中,部分公司的财务杠杆正在被快速放大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