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达利欧:我确信我们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
首席商业评论·2025-10-08 13:07

文章核心观点 - 存在一个可量化、可监测的长期债务周期,即“大债务周期”,其跨度约为80年(上下浮动25年),并最终演变为系统性失控 [3][9][10] - 大债务周期是“整体大周期”中多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力之一,与国内政治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周期、自然力量及重大技术突破共同作用,构成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演进过程 [11][12] - 当前正面临一个历史反复上演的危险局面,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可能陷入“破产”境地,未来5-10年将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11][16] - 尽管技术进步(如人工智能等)的积极影响估计是过去30年的约150%,但此积极力量不足以压倒债务、内部冲突、外部冲突等逆风 [15][16] 必须回答却被忽视的问题 - 探讨国家债务增长是否存在极限、主要储备货币大国是否会破产以及是否存在可追踪的“大债务周期”等关键问题 [5] - 这些问题对投资人、政策制定者及公众福祉具有巨大影响,但目前并不存在明确答案 [6] - 长期债务周期在学术界和顶尖经济学家中鲜少被讨论和研究,与传统“商业周期”形成对比 [6] 以宏观投资者的视角研究债务问题 - 研究基于过去50多年全球宏观投资经验,涵盖过去100年所有重大债务周期及过去500年的更多案例 [8] - 研究发现存在一种长期债务周期,这些周期无一例外地催生了重大债务泡沫及破裂,自1700年以来约750个债务/货币市场中仅有约20%得以存续 [9] - 研究方法是像医生研究病例那样剖析大量案例,探究其运行机制和因果关系,并建立投资系统进行市场博弈 [8] 什么是“整体大周期” - “整体大周期”包含五个相互关联的驱动力:大债务周期、国内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国际地缘政治和谐与冲突周期、自然力量以及重大技术突破 [11] - 大周期的演进本质是从一种秩序(运作体系)向另一种秩序的过渡,当秩序在重大危机中瓦解时,便是大周期终结之际 [12] - 货币体系、国内治理制度与国际治理体系的演变周期往往同步,因其存在深刻的系统性联动 [12] 债务大周期视角下的当前境地 - 当前处于不确定性的最高点,因新政府的重大举措刚刚开始,但秩序的变化很可能继续遵循基于过去规律建立的框架 [15] - 未来5-10年将是所有主要秩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许多现在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公司和个人将会衰落 [16] - 应对的最佳方法是依据概率行事,进行良好的多样化投资,并坚持遵循合理的基本面原则 [16] - 最有利的地方是那些能正确把握基本面(如良好教育、稳健财政、低风险等)的国家,优秀的人力资本最为重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