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量密度提升50%,安全性能革命!固态电池投资全景图来了
老徐抓AI趋势·2025-10-09 13:15

文章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产业化进程正从半固态过渡到全固态,将对新能源产业链带来颠覆性变革和价值重估 [1][2][5] 技术迭代 -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和隔膜,这一根本性改变带来了多重性能优势 [3]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400-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锂电池约300Wh/kg的极限 [5] - 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彻底解决了液态电解质带来的漏液、爆炸等安全风险 [4][5] - 固态电池具备厚度小、重量轻、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追求高续航和轻量化的电动车市场拥有天然优势 [4][5] 产业进程 - 固态电池产业化路径明确: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的渐进式发展,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电解质中液体含量在10%以下 [6] - 目前国内已有四款量产车型搭载半固态电池,例如蔚来ET7/ET5的150kWh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60Wh/kg,CLTC续航里程1050公里 [6] - 产业化时间表清晰:2025年半固态电池批量装车,预计2027年需求达45GWh,市场规模54亿元;2027年硫化物全固态小批量生产;2030年全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 [7][8] - 硫化物路线因离子电导率最高(>10mS/cm)最接近商业化应用,被宁德时代、丰田等龙头企业重点布局 [10] - 固态电池带来工艺变革,其整线设备价值量约为2-3亿元/GWh,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设备价值量有望达到273亿元,2027-2030年间复合增速约为122% [10] 市场空间 - 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巨大,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86亿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 [14] - 动力电池领域仍是主要应用场景,储能、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展现出强烈需求 [14] - 人形机器人是重要应用场景,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从2024年34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206亿美元,固态电池潜在应用空间较大 [14] 投资策略 - 建议把握产业化节奏分阶段布局:短期关注已具备商业化条件的半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标的业绩弹性更大;中长期关注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后的核心材料环节龙头企业 [18] - 固态电解质、锂负极、新型正极材料等增量环节的龙头企业具备更高价值弹性 [18] - 设备企业同样不容忽视,在干法电极、烧结工艺等环节有技术储备的设备厂商有望获得先发优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