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打新,迎千倍认购时代
财联社·2025-10-09 09:56

港股新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68只新股上市,合计募资1824.5亿港元,新股数量和募资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1%和227%,按募资额计算稳居全球新股集资榜首 [1] - 新股首日破发率降至24%,为2017年以来九年新低,前三季度首日平均回报率高达28%,较去年同期的10.82%实现跨越式增长 [1][5][6] - 市场呈现"全民打新"活跃态势,98%的新股获超额认购,其中86%的新股超额认购倍数超20倍,该比例较去年同期翻倍 [1][2] 新股认购热度分析 - 认购倍数超千倍的新股共15只,占比近23%,大行科工以7558.40倍认购成为"认购王",布鲁可、银诺医药-B认购倍数分别为5999.96倍和5341.66倍 [1][2][3] - 医药生物领域最受追捧,中慧生物、维立志博、药捷安康、劲方医药等4只医药生物类新股认购倍数均突破千倍 [2][3] - 耐用消费品、消费者服务、电气设备等领域企业也引发市场热烈认购,如蜜雪集团认购倍数5258.21倍,双登股份认购倍数3876.25倍 [2][3] 市场健康度与监管环境 - 当前市场热度是监管规范后的健康增长,2025年3月香港证监会发布新规终结"百倍杠杆打新",超千倍认购更多来自产业价值认可与资金自然流入 [1][4] - 新规前高杠杆是推高认购倍数主因,如2024年草姬集团认购倍数达1216倍,而新规后市场结构更健康 [4] 个股与板块表现亮点 - 超大型新股及"A+H"上市企业表现突出,宁德时代H股上市首日涨幅达16%,截至9月30日累计涨幅超87% [7] - "A+H"上市企业恒瑞医药港股股价累计涨幅突破60%,三花智控突破90%,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7] - 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赴港上市的11家A股公司中,8家实现正收益,平均涨幅达17%,普遍存在10%-15%的折价空间形成"估值洼地"效应 [7]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政策红利是重要推动力,2024年证监会五项对港合作措施及港交所优化IPO市场定价等举措提升企业上市积极性,港交所制度创新如"科企专线"巩固市场优势 [8] - 资金面宽松注入动能,美联储降息推动全球资金流向新兴市场,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维持在2000亿港元以上,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带动估值回升 [8] -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市场吸引力,IPO呈现"科技+消费"双轮驱动,医疗医药行业上市数量居首,制造业凭借宁德时代等项目在融资额上占比超3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