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鸡排哥”登顶:烟火气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虎嗅APP·2025-10-09 18:54

文章核心观点 -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的爆火是短视频平台流量机制与主流社会价值观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现象反映了当前草根网红“速红速朽”的普遍规律以及城市文旅对流量经济的复杂依赖 [3][6][10] -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造星运营机制”已非常成熟,通过周期性推出素人网红实现平台、网红、当地文旅等多方共赢,但网红个体往往难以承受流量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责任 [6][7][11] - 城市文旅的长期吸引力不能依赖短暂的网红流量,而应建立在真诚的服务、文化底蕴和系统性的城市接待能力之上,否则流量退潮后可能对城市形象造成反噬 [14][16] “鸡排哥”现象级爆火分析 - 个体经营者李俊永凭借6元鸡排、幽默互动和九年未涨价的朴素经营理念,提供了远超价格的情绪价值和服务体验,导致顾客排队4~5小时,其本人日工作时间接近20小时 [3] - 爆火后其身份发生转变,被授予“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当地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和保洁专班为其提供运营保障,全家动员形成“鸡排世家”以应对激增的需求 [3] - 该现象为景德镇带来了显著的短期经济效益,间接带动周边摊贩收入翻番,形成了一种“自发生长的文旅推广”模式 [7] 短视频平台造星机制 - 平台(以抖音为例)熟谙“流量彩票”机制,每个季度会规律性地推出如“张同学”、“拉面哥”、“郭有才”、“理发师晓华”等素人网红,时间点通常选在长假前以最大化流量 [6] - 标准操作时间线为:长假前两周小炒热度,前一周爆火,假期中吸引大量中小网红和素人线下打卡,形成传播闭环 [6] - 该机制实现了平台维持用户粘性、网红获得关注、当地文旅获得曝光的“多赢”局面,但网红的走红掺杂着个体真诚与平台流量逻辑的复杂纠缠 [6][7] 草根网红的生存现状与挑战 - 草根网红普遍具有“速红速朽”的特点,例如2021年爆火的“拉面哥”曾创下单日到村人数5.2万余人、堵车长达5公里的盛况,但流量过后迅速回归平淡 [10] - 2024年10月爆红的“理发师晓华”一周内涨粉超百万,其理发店一个月人流量累计超30万人次,带火周边60多家临时商铺,拉动现场消费超3000万元,对怀化市消费贡献达1.8亿元,但热度过后亦迅速恢复正常营业 [10] - 网红个体在爆火后面临巨大挑战,需同时满足大众对“松弛感”的期待、平台对“人设”的维持以及当地文旅赋予的官方责任,往往不堪重负 [11] 城市文旅的流量依赖与长远发展 - 当前许多三四线城市患上“流量饥渴症”,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存在“刷存在感”式的营销倾向,担心在区域旅游竞争中落后 [14] - 过度依赖网红流量可能导致城市接待能力承压,例如景德镇在国庆期间出现酒店价格暴涨10倍、排队过长、秩序混乱等问题,将不良体验留给游客 [14] - 城市文旅的长远发展应着眼于提升内在服务,例如提供免费公共停车位和公交、机关食堂平价对外开放、实施“轻微交通违法免罚”等优化服务的措施,用真诚留住游客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