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000亿新型工具落地,有望拉动超5万亿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09 19:03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概况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规模为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1] -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已成立专门公司负责运营该工具 [1] - 该工具资金融资期限较长,部分项目获批融资期限在15至20年,但不得超过项目全部资本金比例的50% [1] 资金投放进展与重点领域 - 自9月29日起,江苏、安徽、广西、广东、河北、海南、福建、重庆等多地已完成首批资金投放 [1] - 资金重点投向城市更新、交通、水务、物流、能源、农业农村、供热管网、环境保护等领域项目 [1] - 交通、城市更新、能源等领域项目落地较快,例如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获批31.99亿元,为江苏省额度最大项目 [3][4] - 除传统基建外,工具将重点向科技创新、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斜,体现扩投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目标 [8][10] 具体项目案例 - 国开行江苏省分行向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项目投放工具资金17.66亿元 [4] - 苏州交投集团获批3.84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4] - 广东省首笔城市更新项目工具资金4900万元投向汕尾市海丰县城市更新一期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 [5] - 广西能源集团成功落地能源领域首个专项注入核电项目资本金的案例,资金用于总投资410亿元的白龙核电项目 [5] - 烟台蓝天集团四个重点项目合计获批融资额度10.68亿元,期限15至20年 [6] 投资拉动效应分析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预计可带动2倍左右的项目资本金,再拉动5倍左右的银行贷款 [11] - 初步匡算5000亿元工具可拉动约5万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杠杆倍数在10倍左右 [11] - 若工具全部投放且项目总投资完成,预计可拉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至少4.9个百分点;若完成一半进度,可拉动增速至少2.4个百分点 [12] - 另有分析预计该工具有望撬动投资6万亿元左右,相当于2024年宽口径基建投资总额24.9万亿元的24.4% [12] - 工具落地后,预计三年内每年可推动基建投资增长3至4个百分点,今年四季度有望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加快1至1.5个百分点 [13] 支持方向与领域细化 - 工具聚焦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和外贸稳定三大核心方向,具体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八大领域 [10] - 在支持项目方面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其中20%的资金必须投向民营企业 [10] - 政策意图在于加快补齐交通、能源、城市更新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短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