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电力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三重需求共振,驱动以铜为代表的能源金属进入“易涨难跌”的新通道,并带动锂、钴、镍等金属板块积极响应 [4][5][7][8][27] 铜市场供需格局 - 供应端持续紧张,全球第二大在产铜矿Grasberg因事故停产,预计导致2026年产量下降35%,未来12至15个月内全球供应损失约50万吨 [9][10] - 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与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亦遭遇生产中断,三起事故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减少约6% [11][12] - 结构性瓶颈突出,智利和秘鲁等主产国铜矿石品位从2000年约1.5%降至目前0.8%,新铜矿平均开发周期长达17年,高盛预测2025至2030年间全球铜矿供应年均增长率仅为1.5% [13][14][15] - 中国铜冶炼行业加工费跌至历史低位,冶炼厂出现亏损减产,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建议严格控制新增冶炼产能 [16][17] 铜需求新驱动 - 需求结构从依赖房地产转向由AI数据中心、电网升级和新能源汽车驱动,铜被赋予支撑数字时代的“新石油”地位 [5][17][18] - 电力基础设施是主要驱动力,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网投资年均增速达9%-10%,高盛测算电网和电力基建将贡献约60%的全球铜需求增长 [20][21] - 数据中心每兆瓦电力容量需配套约5吨铜 [19] - 新能源汽车用铜量为传统燃油车五倍,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突破4000万辆,叠加光伏与风电新增装机超1.5TW,将带来超300万吨新增铜需求 [22][23] 铜价金融属性与市场预期 - 铜价与美元高度挂钩,在美元信用走弱及黄金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白银补涨的背景下,其金融属性受市场聚焦 [23][24] - 高盛、花旗等顶级金融机构上调铜价预期,市场普遍认为每吨1万美元成为新起点,花旗预测2026年第二季度铜价可能达1.2万美元 [25][26] 能源金属板块联动 - 锂市场出现反弹,龙头股触及涨停,10月份电池排产计划环比增长10%,储能需求结构性改善锂市场,但江西宜春矿山整改未落地及宁德时代旗下矿区停产带来供应不确定性 [28][29] - 钴价受供应扰动提振,国内现货钴价在数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超15%,长江现货1钴均价从9月29日33.7万元/吨攀升至10月9日35.5万元/吨 [30] - 镍价出现补涨行情,其核心变量在于印尼矿业政策,宁德时代或将推出新一代高镍三元电池以提振长期需求 [31] 产业链潜在变化 - 高昂铜价可能引发“以铝代铜”讨论,并为复合集流体等新材料技术打开机遇窗口,对传统铜箔和铝箔构成挑战 [31]
AI热潮锻造“新石油”,铜价飙升引领能源金属市场
高工锂电·2025-10-09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