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智谱AI在IPO关键阶段进行仓促且大规模的裁员与组织架构调整,反映出模型厂商在商业化失速和上市压力下的艰难抉择 [4] - 此次调整旨在优化财务数据、提升人效比以符合上市审查要求,并试图摆脱低利润的定制化项目模式,重塑资本估值逻辑 [9][17][20] - 行业受到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冲击,传统商业模式受到挑战,公司正尝试向G端聚焦和C端出海转型,但尚未跑通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14][20][22] 急速"瘦身" - 裁员过程仓促粗暴,部分员工从接到通知到last day仅两天时间,且未用完的年假被清零或不予折现 [5] - 产研中心(负责私有化部署的智能体平台和MaaS平台)约60多人被裁撤一半,相关员工的公司内网访问权限在几天内被关闭 [7][8] - 公司强制要求所有被裁员工在9月30日前离职,拒绝员工将离职日期延至下月15日以多交一个月社保的请求 [8] - 除产研中心外,bigmodel、chatbot产品智谱清言的研发算法团队也进行了裁员 [9] 组织架构大调整 - 今年4月公司进行重大战略调整,前COO张帆离职后,其负责的B端业务划归CEO张鹏管理 [12] - 公司将原有存在重合的G线、B线、C线业务,重新划分为政府央国企、泛互联网、国际和分公司等几条线,并成立产研中心以支持业务,旨在减少内耗 [12][13] - 组织架构调整初期导致部分人员闲置,张帆部门余下人员划入泛互联网部门后,至少两到三个月内基本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 [15] - 调整的背景是受到DeepSeek开源模型的冲击,模型免费化使得依赖卖模型的传统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14] 矫正IPO估值逻辑 - 智谱作为AI六小龙中首家冲刺上市的公司,于今年4月启动IPO,计划10月完成辅导并递交申请,9-10月正处于关键的合规审查期 [4][17] - 公司人员规模约700人,是其他专注模型训练的AI六小龙公司的2到3倍,上市前需解决人员臃肿问题以优化报表 [18][19] - 公司试图摆脱AI 1.0时代“外包化”定制项目的低估值陷阱(如商汤科技累计亏损超500亿,市值脚踝斩的教训),转向更高利润率和更性感的资本故事 [20] - 商业化重心转向G端大模型解决方案和C端出海产品(Z.ai),智谱清言国内月活用户从2025年3月的近600万急剧下滑至8月的125万,促使C端策略调整 [20][21]
AI 六小龙智谱上市冲刺期,多团队紧急裁员
凤凰网财经·2025-10-09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