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行业变革 - AI技术正改变传统制药行业"10年10亿美元"的高成本长周期研发模式[1][3] - AI制药行业进入从技术突破到临床应用的阶段[3] - 全球有超过300条AI药物管线但多数止步于临床Ⅰ期或折戟于临床Ⅱ期[6] 英矽智能研发效率优势 - 公司合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仅需数十到两百个分子相比传统方式的数百到两千个分子试错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4] - 公司找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仅需9到18个月相比传统方式的两年半到四年半时间缩短到三分之一[4] - 公司找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仅需200万美元至300万美元相比传统方式的上千万美元成本降低到五分之一[4] 核心产品Rentosertib临床进展 - Rentosertib的IIa期临床研究结果于2025年6月刊登在《自然·医学》期刊是AI驱动药物发现领域的重要临床里程碑[6] - 该药物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提名仅耗时18个月[7] - Rentosertib在临床Ⅱ期数据揭盲时表现出逆转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进程的潜力这是现有药物无法达成的治疗效果[8]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或最晚于2026年上半年开启Rentosertib的III期临床III期临床约需两年半到三年时间[9] 中国临床资源优势 - Rentosertib临床Ⅱ期试验同步在美国和中国进行在中国用一年多时间入组71例患者并拿到积极数据同期在美国仅入组8例患者[4] 公司融资与资金状况 - 公司共完成11轮融资总额超5.3亿美元包括2021年C轮融资2.55亿美元2022年D轮和D+轮融资合计近1亿美元以及2025年6月完成的1.23亿美元E轮融资[11] - 公司于2025年5月第三次冲击港交所上市[11] 商业模式与商务拓展 - 公司通过4次药物对外授权合作最多可获得超过20亿美元收入包括2025年1月与意大利美纳里尼集团达成的5.5亿美元总额授权合作[12] - 公司探索"自研管线+license out"商业模式认为其确定性及投入产出比最高[12] - 公司有30多条在研管线期待每年成功达成1-2个授权合作[13] - 公司自行组建10人左右的BD团队覆盖北美、欧洲和亚太区域[14] 新业务领域拓展 - 2025年9月公司与迈威生物、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首次切入ADC药物赛道建立"AI+BioTech/BioPharma+CRO/CDMO"的ABC新模式[16]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产出高质量ADC项目进行概念验证[17] - 公司还在老龄化研究、可持续化学和农业创新等前沿领域探索如2021年与先正达植保合作2023年与沙特阿美合作[18]
对话英矽智能任峰:让AI制药自我“造血” 目标是年年BD | 进击的创新药企
经济观察报·2025-10-10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