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近期公开露面,参与其捐赠发起的知春创新中心开业仪式,该中心旨在探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路径 [1][2] - 知春创新中心定位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采用小而精的培养模式,计划每年招收30名16-18周岁的全职预备研究员,通过5年周期培养顶尖人才 [2][6][10] - 该中心的成立源于张一鸣对人才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的长期关注,并受到上海交通大学ACM班成功经验的启发,旨在作为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 [4][5][8] 知春创新中心的定位与发起背景 - 中心由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共同发起,张一鸣为捐赠人,性质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 [2] - 发起背景是张一鸣在2016年注意到字节跳动优秀算法工程师多出自上海交大ACM班,随后拜访俞勇及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萌生支持教育创新的想法 [4][5] - 2024年10月张一鸣与俞勇商议创办该机构,一年后中心正式开业 [6] 人才培养模式与特点 - 培养模式借鉴美国欧林工学院,注重动手能力与项目制学习,坚持小而精路径,每年仅招收80名本科生作为参照 [6] - 面向16-18周岁对数学、物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有特长与热情的年轻人,每年计划招聘30名全职预备研究员 [2][10] - 以兴趣和工程研究项目牵引学习,培养周期为5年左右,目标为培养具备从0到1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 [8][10] - 中心不收取培养费,免费提供学习办公电子设备和食宿,并提供月薪作为津贴 [10] 师资力量与产业合作 - 领衔导师包括俞勇以及上海交大ACM班校友、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Databricks早期员工康南茜 [10] - 中心与字节跳动等企业合作,为研究员提供贴近工业界真实场景的研究课题及实习实践机会 [10] - 预备研究员完成培训后,可选择就业、创业或进一步深造 [10] 发起人观点与行业意义 - 张一鸣以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现象类比,指出部分人才虽专业知识扎实,但面对创新任务无法胜任,认为很多人才潜力未被充分挖掘 [4] - 俞勇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愿将毕生教育积淀投入该中心,为创新人才培养全力以赴 [7] -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开业仪式上表示,AI时代改变了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方式,加入中心的年轻人是在探索前人未走过的道路 [10]
字节跳动张一鸣现身上海,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2025-10-1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