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ululemon何以被创始人炮轰“五宗罪”
虎嗅APP·2025-10-10 21:43

创始人公开信核心观点 - lululemon创始人Chip Wilson通过《华尔街日报》整版广告发表公开信,指责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系统性地拆解了品牌商业模式,导致增长曲线下滑和灵魂丧失[9][11] - 创始人认为公司过度追求短期财务目标,取悦华尔街,而牺牲了产品创新、品牌文化和长期战略,使公司面临失去核心竞争力的风险[11][13] - 公开信提出五条重生之路,强调公司需要重新聚焦产品创新、创业者精神和品牌灵魂,而非盲目追求季度增长[28][32] 创始人指出的五宗罪 - 管理层短期主义:董事会由财务和运营导向的管理层主导,对季度业绩的忠诚度高于长期战略,缺乏市场理解能力[13] - 创新力流失:管理层追随算法押注畅销产品,扼杀冒险和创新,导致品牌变得可预测和平庸,最有创造力的创意人离开[15] - 人才与知识流失:顶尖人才流失导致内部专业知识流向竞争对手,公司为追求增长在健身镜品牌Mirror上浪费数亿美元,并降低面料标准稀释品牌高端定位[15] - 文化侵蚀与领导力危机:新高管来自传统公司,追求短期增长和品牌重塑,三次未能培养出内部CEO接班人,导致无人愿意接手领导职位[16] - 品牌灵魂丧失:董事会坚持寻找财务型CEO,拒绝产品驱动领导人,导致品牌失去对设计的热爱和酷感灵魂,通过向主流靠拢失去50%市值[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一季度出现四年来首次一季度净利下滑,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9%,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净营收增速达21%,但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25] - 美洲地区(美国、加拿大)净营收仅同比增长3%,2024财年四季度中国大陆地区净营收增速46%,美洲地区增速仅为7%[25] - 2025财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净营收增长25%(固定汇率下为24%),可比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7%,而美洲地区净营收只增长1%[25] - 公司在中国一线城市出现宏观压力迹象,下沉市场门店面临高定位与低消费力的矛盾,超过30%的门店位于二三线城市[26] 产品与创新挑战 - 行业高管指出lululemon产品差异化减弱,当前畅销产品线多为创始人任期内开发,创始人离开后超级爆品魔力出现波动[22] - 公司从瑜伽服延伸到跑鞋市场,但跑鞋市场竞争激烈,千元价位跑鞋被消费者吐槽为“为爱发电”,扩张合理性需结合产品力判断[23] - 公司产品结构中60%运动类与40%休闲类的历史基准面临挑战,部分核心系列如Scuba、Softstreme出现消费者审美疲劳[29] - 公司计划将新品比例从23%提升至2026年春季的35%,推出Loungeful、Big Cozy等新品改善品类结构,但被质疑创新引擎可能早已濒临熄火[30][31] 行业共性挑战 - 运动服饰行业普遍面临短期增长压力与长期品牌壁垒的平衡挑战,从耐克到安踏均经历过创新与短期业绩的经典困境[33] - 品牌品类扩张是否稀释定位取决于核心品类与延伸品类的关联性,耐克从跑鞋延伸到篮球鞋因围绕运动功能未稀释定位,而部分品牌从专业运动延伸到休闲服饰出现定位模糊[22] - 当规模成为目标,增长成为信仰,品牌的初心和灵魂可能被牺牲,行业需要根据当前环境与公司阶段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