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整体下跌,市场星级维持在4.1星 [1]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成长风格下跌尤为显著 [2][3] - 创业板指数在触及高估后单日下跌超4%,科创50指数下跌4.7% [4][5] 市场风格轮动 - 市场呈现风格轮动特征,成长风格大跌时价值风格表现坚挺 [6][7] - 红利、价值、自由现金流等指数普遍上涨,自由现金流指数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 [8][9] - 成长风格弹性大波动剧烈,价值风格弹性小波动相对平缓 [13][14]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出现下跌,科技等成长风格板块跌幅较大 [11][12] - 港股整体估值升至3.5-3.6星,低估品种数量较去年大幅减少 [33] - 目前仅部分港股红利、消费类指数仍处于轻度低估状态 [34] 医药行业指数分析 - 港股医药类指数波动较大,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单日下跌4.9% [16] - A股与港股医药指数定义存在差异:A股医疗指数主要覆盖医疗器械和服务,而港股及部分主动基金中的“医疗”则包含较多创新药成分 [24][25][26][27][29] - 港股医药指数是今年全球表现最佳的指数之一,年初至9月底普遍上涨60%-80% [30] - 驱动因素包括前期深度回调(2021-2022年下跌60%-70%)以及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创新药等指数盈利同比增长超100%带来的“戴维斯双击” [30] - 港股医药指数在9月初触及高估后出现回调,当前估值处于正常偏高区间 [31][32] 组合调仓计划 - 指数增强组合计划于10月13日进行小比例调仓,减持部分涨幅较大达高估的品种,换入估值较低的品种 [40][41] - 365天组合计划于10月20日调仓,将止盈部分股票资产以降低股票比例(因上涨后已超过15%),增配债券资产以恢复目标配置比例 [42][43]
[10月10日]指数估值数据(成长风格回调,价值风格上涨;港股医药回低估了吗;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2025-10-10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