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硕毕业生就业现状 - 香港硕士毕业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文科硕士毕业生普遍月薪约为1.5万港币,部分毕业生薪资被拉低至1.2万港币 [6][11] - 有商科港硕毕业生年薪从42万港币降至12万人民币,反映出巨大薪资落差 [12][15] - 毕业生为在香港生存需从事多份工作,例如一名毕业生通过酒店前台、带看租房及自媒体三份工作使月收入达到2万港币 [7] 香港就业市场竞争加剧 - 香港就业市场饱和度显著提升,一个岗位发布后不到一天可收到超过60份简历,申请者中包含大量港硕、优才及高才 [17] - 保险公司成为主动联系毕业生的主要企业,但其行业流动性高,并非多数求稳毕业生的首选 [19] - 香港本地部分公司存在不招聘非本地人的情况,导致部分简历未被查阅即被归类为不合适 [17] 港硕教育成本与政策变化 - 港硕学费显著上涨,热门商科及理工科专业学费进入"40万+港币/年"时代,例如香港大学金融与财管类专业学费稳定在46万港币以上 [21] - 香港特区政府将非本地生招生限额从20%提高至40%,意味着非本地学生名额翻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 [22] - 高才通计划2023年申请量达8万宗,为2022年的5倍,累计获约11万宗申请,进入香港的内地人才数量激增 [25] 港硕学历价值分化 - 港硕学历的"稀缺性"下降,技术导向专业如AI、金融科技等就业率与薪资水平稳定,而非技术岗面临学历通胀与岗位收缩的双重压力 [31] - 港硕毕业生可获得2年无条件留港工作签证,回内地发展在一线城市特定行业仍具较强竞争力 [29] - 有毕业生认为港硕经历使其获得了理想的生活状态,例如从传播学硕士毕业后回到三线城市成为高校教师 [32][33] 毕业生心态与长期展望 - 部分毕业生对当前薪资持接受态度,视其为起点而非终点,例如一名毕业生接受12万年薪但认为未来有提升空间 [37] - 有毕业生强调香港教育更注重个人成长,认为在香港的工作经历能锻炼待人接物与应变能力,其价值超越金钱储蓄 [35] - 香港被视为机会多、包容度高的城市,学历结合实际工作经历和能力被视为在香港发展的关键 [36]
花费30万港硕毕业,我当起了酒店前台
虎嗅APP·2025-10-11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