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I生图模型在人物身份一致性方面已接近“直出可用”水准,能够替代传统摄影完成企业职业照拍摄[3][4][5] - 通过对比测试,字节的Seedream 4.0模型在人物一致性、皮肤质感、光影细节方面表现优于Google的Nano-Banana,被选为最终生成工具[7][20] - AI生成职业照标志着该技术从“尝鲜”迈向“可用”,将改变企业视觉资产的管理方式,使其从一次性“成品”变为可持续运营的“资产”[36][37] 制作流程与模型选择 - 选择Google的Nano-Banana和字节的Seedream 4.0作为主要测试工具,因其在前期测评中能稳定保留人物面部特征且效果自然[7] - 测试对象为4位同事(2男2女),通过在社交媒体挑选理想参考图并结合ChatGPT撰写提示词进行优化[8][10][12] - 最终选定Seedream 4.0完成三组职业照的完整生成,因其在人物一致性、皮肤质感和光影细节方面表现更优[20] AI生成效果评估 - Seedream 4.0能出色呈现光影质感,轻松解决户外集体写真因时间流逝导致光线不统一的问题[24] - 模型能还原原图中被过度修饰的皮肤自然纹路(如法令纹),在保持美观的同时使画面更自然可信[24] - AI技术使人物表情变得更生动自然,能重构面部表情与神态,解决了摄影师难以彻底调整表情的难题[24] - 模型能准确保留服装上的品牌Logo细节,并根据原始图片与提示词的差异程度,智能调整人物神态、角度和动作[30] 技术当前局限性 - 当参考图表情中性而提示词要求微笑时,模型生成的表情普遍雷同、刻板,难以进行差异化调整[40] - 在局部替换(如统一换上文化衫)的准确度上,Seedream 4.0略逊于Nano-Banana,因此服装替换部分由后者完成[40] - 模型在生成人物动作与姿态时,输出结果要么几乎未改变原图姿态,要么动作略显僵硬[41] - 部分同事对生成照片不满意,尤其集中在人物面部表情上,且普遍反馈Nano-Banana生成图会使人物显得比实际年纪偏大[39][41]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AI职业照技术正重塑企业视觉表达方式,使团队照不再受摄影师日程和光线限制,成为随时可调的“变量”[38] - 该技术将职业照从周期性、集中式的事件转变为可持续运营的“资产”,企业可像更新产品版本一样随时迭代团队形象[37] - AI提供“参数化”风格统一,能在保持整体品牌识别度的同时,根据个人气质和使用场景进行灵活微调[37] - AI生成的职业照被视为数字身份的基座,未来可能应用于虚拟会议、数字展台、企业内部系统及AI驱动的虚拟助理等更多场景[37]
从摄影棚到Prompt:锦秋基金用AI拍了组官网团队照片
锦秋集·2025-10-11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