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ululemon何以被创始人炮轰“五宗罪”
凤凰网财经·2025-10-11 20:37

创始人公开信核心观点 - 创始人Chip Wilson通过《华尔街日报》整版广告发表公开信,严厉批评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认为公司增长曲线下滑是由于系统性失误,正在失去品牌灵魂[2][6][8] - 公司本应在25周年时成为市值千亿美元的公司,但现实是增长曲线正在下滑[3] - 问题的核心被指向由财务和运营专家组成的、取悦华尔街的管理层,以及失职的董事会提名与治理委员会,未能守护公司长期愿景[8][13] 创始人指出的“五宗罪” - 第一宗罪:管理层缺乏远见 - 创始人离开后,董事会由运营或财务导向的管理层组成,对季度业绩的忠诚度高于长期战略,缺乏对产品和市场的理解能力[11] - 第二宗罪:“GAP化”与创新流失 - 为满足短期预测,管理层追随算法押注上季畅销品,扼杀冒险和创新,导致品牌变得可预测、平庸,创意人才流失[11] - 第三宗罪:人才流失与战略失误 - 顶尖人才流失导致机构知识流向竞争对手,公司为追求增长在健身镜品牌Mirror上“浪费”数亿美元,导致百亿美元市值蒸发,并降低面料标准稀释高端定位[11][12] - 第四宗罪:文化侵蚀与领导力危机 - 新高管来自传统公司,追求短期增长和品牌重塑,三次未能培养出内部CEO接班人,导致没有优秀领导者愿意加入[12] - 第五宗罪:品牌灵魂丧失 - 董事会坚持寻找财务型CEO,拒绝产品驱动型领导人,导致品牌失去对设计的热爱和“酷”感,通过向主流靠拢试图取悦所有人,失去了“品牌力量”所创造的50%的市值[13] 业绩表现与市场挑战 - 2025财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四年来首次一季度净利下滑[19] - 国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9%,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净营收增速达21%,但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美洲地区(美国、加拿大)净营收仅同比增长3%[19] - 2025财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市场净营收增长25%(固定汇率下为24%),可比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7%;而美洲地区净营收只增长了1%[19] - 公司指出中国大陆一线城市开始出现宏观压力迹象,超过30%的门店位于二三线城市,面临高定位与低消费力的矛盾[20] - 公司产品多元化引发定位稀释担忧,从瑜伽服延伸到跑鞋,但跑鞋市场竞争激烈,千元价位跑鞋被消费者吐槽“为爱发电”[18] 公司的回应与重生建议 - 创始人提出五条“重生之路”:将产品与品牌重新放回核心(9个月完成)、让创业者精神进入董事会、赋能创意领导者、停止讨好华尔街、重新找回激发品牌灵魂的“缪斯”[21] - 管理层在2025财年二季报会议上回应“创新不足”的质疑,指出部分核心系列面临消费者审美疲劳,运动类产品持续增长,需调整休闲品类创新节奏[22] - 公司计划将新品比例从当前的23%提升至2026年春季的35%,下半年将推出Loungeful和Big Cozy等新品,并加强设计团队[23] - 公司产品结构的历史基准是60%运动类与40%休闲类,未来将聚焦维持运动品类增长、设计休闲社交类新品、为经典款注入新元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