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副总裁范皓宇分享产品设计哲学|负责任地推荐阅读
理想TOP2·2025-10-12 00:41

产品设计哲学 - 品味的本质是自我区隔和身份标榜的工具 通过消费特定风格内容完成标签化 [2] - 产品设计需平衡有趣与有用 有用是敲门砖 有趣在时间轴上展开体验 建立深度内化关系 [26][27] - 优秀产品需满足用户四个声音阶段 初见惊叹声"诶" 初用赞叹声"嗯" 深度使用感叹声"哎呦喂" 产品生命周期末端惊呼声"我操" [14][15] 产品创造方法论 - 产品创造依赖直觉和品味而非单纯数据 数据指标从定义起就带有主观性 用户真实感受是最直接反馈 [3] - 寻找真实需求是闭环验证过程 始于创造者主观假设 通过观察验证调优 最终规模化 [12] - 产品设计核心是压缩 将矛盾需求压缩在空间综合考量 处理上亿元素复杂度才能诞生优秀产品 [8] 用户关系定位 - 产品人与用户理想关系是朋友式平等沟通 可对等交流讨论 用户获得提升感而非被讨好或规训 [13] - 理解用户需认识其普遍压力焦虑情绪 在有用层面过度供给 在有趣层面极度贫瘠 [31] - 中国用户需求不变内核是对意义追求 变化源于供给过度导致消费偏好周期性摆动 审美品味持续提升 [34][35] 市场差异洞察 - 一二线用户基础需求过度满足 更需要情感慰藉和生活品质提升 下沉市场基础服务需求仍巨大 [32][33] - 大众审美品味持续提升 从功能满足升级到审美追求 体现为对产品设计品质更高要求 [36] 技术变革影响 - AI时代将颠覆Maker User Designer三角关系 使点对点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需求端稀缺性超过供给端 [30] - AI推动组织端到端自我革命 缩短从需求到结果过程 淘汰传统流水线分工模式 [19][20] - AI时代将诞生新Agent角色 深度绑定用户 提供持续有用有趣供给 消解传统设计和制造角色 [15] 产品经理能力 - 产品经理核心能力是资源配置 包括观察收集素材和巧妙组合压缩元素 形成复杂模型导出最优解 [22][23] - 产品设计不能只讲逻辑 需融入对生活细节品味观察 纯逻辑视角会忽略用户完整生活主线 [17]